現在陳文哲做出來的工藝品,每一件都是精美絕倫。
所以計劃新燒的瓷器,也不能比之前的差。
至於器型簡單,還要價值不低的瓷器品種,其實可選擇的選項也不多。
器型簡單,他就能夠多燒製一些,而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 多燒製一些作品,陳文哲是絕對沒法拒絕的。
反正都是間中穿插著製作,這些瓷器燒製起來互相干擾不大,甚至還能充分利用時間,那他何樂而不為?
現在陳文哲計劃著,在製作上述幾種瓷器的時候,最好是有規劃的燒製一些單色釉。
就像最開始的單色釉菊瓣盤就很不錯,這也是一種器型比較簡單的瓷器品種。
當然, 他已經專門燒製過一批, 像是綠釉瓷器,紅釉瓷器,都是一個大系列全部燒製的。
而到現在,他還沒有完成最終的紅釉瓷器的巔峰之作。
現在只能一步步的慢慢來,先綠釉,再紅釉,接下來還有黑釉、黃釉,甚至還可以專門燒製一批白釉瓷器。
需要他做的事情還真不少,比如他還想要仿製成套的一系列瓷器,像是文房四寶系列!
現在他有基礎,最容易製作的,其實應該是盞這種小杯子。
畢竟有著燒製流霞盞的精力,而且他還玩轉了窯變工藝,這對於燒製建盞可是太有利了。
而建盞,完全符合他的所有要求。
建盞意指建窯燒製的黑釉茶碗,即建窯黑釉盞。
宋代建窯所產的黑釉瓷器,絕大多數是茶碗, 而建盞是黑釉瓷器的代表,在宋代曾是皇室御用茶具。
雖然他現在最主要做的是紅釉瓷,特別是像是流霞盞、秘色釉流霞盞這樣的頂級珍品。
但是,期間適應性的燒製一些黑釉,一點也不影響他提升紅釉瓷的燒製技術。
再說,建盞的器型足夠簡單,它就是一種大敞口的小杯子,或者說是小碗。
至於仿製門檻,精品建盞的仿製難度,最主要是釉色的窯變,其他都很簡單。
當然,只是一個釉色的窯變,仿製起來困難就很大,一般人根本就玩不轉。
最主要的是,建盞的燒製技術就在隋侯之珠內,他能隨便學。
這樣還不能燒製出一批精品建盞?既然能,那他還等什麼?
建盞原則上來說是黑釉瓷,之前他燒製鬥彩裡面就有黑釉, 而專業黑釉他還真沒燒製過。
當然, 蛋殼黑陶, 那是無釉的陶器,不是瓷器,但是技術是想通的。
他已經會製作流霞盞,還真就不怕學習製作建盞。
雖然建盞真正燒製起來技術難度很高,但是他也很有自信能夠快速學會,特別是其中的天目曜變盞。
天目曜變建盞,只有小鬼子那邊才藏著有幾件真品啊!
可惜,天目曜變建盞是真難燒,主要是你有技術也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想要天目曜變,就一定要看運氣。
如果是原來,沒有標本讓他學習,他肯定是做不出來的。
要知道,國內根本就沒有真正好的窯變建盞傳世。
在這裡就不得不說,小鬼子最近兩三百年,真的是氣運加身。
看看他們的近代歷史,幾乎每一步都走對了,他們之前就是站在風口上的豬,一定能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