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單純的陶瓷廠,陳文哲弄這家工廠,在這種位置,還真不一定競爭的過人家本地的工廠。
因為交通、運輸成本不同,他製作出來的瓷器,價格肯定更高。
但是在仿古瓷就不同了,這可需要技術。
當然, 不是說南越市場上就只有陳文哲的工廠會製作仿古瓷,只不過他們這邊製作的更加古樸,更加逼真。
東西好,價格還不算很貴,自然就好賣。
所以,隨著一批批瓷器出貨, 陳文哲的工廠就出名了。
出名了生意就更加好做,生意做大了, 居然吸引了一大批人, 聚集在了陳文哲的工廠周圍。
現在陳文哲工廠區,沿著內河的一條公路兩邊,幾乎每天都有大批攤販在這邊擺攤,而且都是做的批發瓷器的生意。
“這就是新興市場啊,活力滿滿!”
走出工廠,看到外面街道上熱鬧的景象,陳文哲還是一臉感慨。
古玩攤位、小吃攤位、流動商販,甚至遠一點還有賣服裝、蔬菜等等的攤位。
當然,這裡最多的還是賣瓷器的,各種各樣的瓷器都有。
看外面的趨勢,他這邊要是發展得好,沒準就能夠帶起一個大型批發市場。
要知道國內在很早的時候,就有古陶瓷批發市場、古玉器批發市場、古青銅器批發市場、珠寶批發市場。。
聽名字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但是認真琢磨一下就會發現,什麼是古陶瓷批發?還不是做贗品買賣的嗎?
那些市場如果沒有當地政府支援,能夠留存到現在?
這麼一想,陳文哲就感覺, 他這也不過是小打小鬧。
一邊走一邊看, 也許這些仿古瓷之中就有一件真品呢?
市場上最多的還是各種碗盤碟,其中就算是有一些看著像是國內的工藝,相比國內這裡的瓷器器型就顯得比較怪異,紋飾也更加豔麗。
所以國內的回流文物,還是很好辨認的。
也許就是因為像陳文哲這樣的人多了,所以現在國內回流的文物,存在贗品,且比率不低,還呈逐年升高趨勢。
“我這是真正的古董,不是贗品!”
只是走了幾步,陳文哲就聽到一口彆扭的普通話。
這肯定是越普,南越人的口音還是很容易辨識的。
不得不說,國家確實強大了,要不然哪裡會有那麼多人懂得漢語?
這可便宜了在國外的華人,他們在國外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工作,都要方便了很多。
走過去,看到了一行四人,他們那一身打扮,明顯是華夏人。
“我也沒說是贗品,只不過你要的價格太貴,便宜一點,這件粉彩大盤我就要了。”
其中一名中年男人,手中捧著一隻花卉大盤,十分自信的道。
陳文哲擠進去,一看,盤子製作的倒是很漂亮,但是那人說的並不準確。
這隻大盤看著十分豔麗,但不是粉彩,而是五彩。
五彩、粉彩和廣彩的名稱不同,顏料也有區別。
文獻記載也多不同,建國以後,《華夏的瓷器》一書把五彩和粉彩的區別說的較為清楚。
古彩與粉彩,都統稱五彩。
古彩為我國的傳統裝飾,在技法上是單線平塗,呈色方面則濃豔而不刺目,使用顏料也是就地取材。
如用皂礬(以陳為佳)作礬紅,以鉛粉入礬紅少許配成黃色,以鉛粉石末入銅花配成綠色,以鉛粉石末入青料則成紫色。
谷噏
翠色以洋翠為上,廣翠次之,以礬紅為主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