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枚帝璽,陳文哲實在是太驚訝了。
這個可很不簡單,他可沒有聽說過國內哪座古墓,出土過皇帝大印。
再說,這種等級的大印,一般都是用來傳承的,父傳子, 子傳孫,這代表著正統,怎麼能作為殉葬物品呢?
就算是末代南越王,他也撈不著把自己使用的帝璽放入墓葬吧?
只要不是末代王,子孫都不願意這種東西進入老子的陵墓吧?
“不對,好像是出土過, 南越國就流行陪葬皇帝印璽?”
這個時候, 陳文哲想起來,在國內羊城那邊,好像發掘過南越第二代王的文帝的墓葬,並且出土了文帝行璽。
這個是哀帝行璽,倒黴的皇帝才會用哀作為自己的諡號。
此時陳文哲也想起來了,這位倒黴皇帝是南越第四位王,他還真是被人宰了。
南越國,亦稱南粵國,是秦末至西漢時期位於嶺南地區的一個政權。
從開國君主趙佗至亡國君主趙建德,一共歷經五任國王,享國九十三年。
秦末,南海郡尉趙佗乘秦亡之際,封關絕道,兼併嶺南的桂林郡、象郡。
漢高祖三年正式建立南越國(南粵國),定都番禺。
漢高祖十一年,南越國成為漢朝的藩屬國。
元鼎四年,南越丞相呂嘉發動叛亂,殺死南越王趙興, 立術陽侯趙建德為南越王。
元鼎五年秋, 漢武帝劉徹發動對南越國的戰爭,於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滅亡南越國。
南越國全盛時疆域包括今兩廣大部分地區、胡建一小部分地區、南海、港澳和越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區。。
南越國是嶺南歷史上第一個完整的王朝政權,它奠定了今日嶺南的基本範圍。
現在陳文哲所在的地方,屬於北部山區以南,中部地區靠北的地方。
這個地方出現一座王墓,好像也不是多麼奇怪。
再說,趙興這個倒黴蛋選擇墓地,可是身不由己。
南越國五個王,第一個是武王趙佗,第二是文王、第三是明王,第四個就是這個倒黴的哀王。
不說造反的呂嘉,就說南越國的這些王族,他們在建立南越國之後,就一直心中不安,都在害怕中原王朝的威脅。
剛開始的趙佗父子,那個時候秦末混亂,他們還有恃無恐。
可到了後來,他們肯定是越來越不安,要不然後來的趙興,也就是哀王,他不會想著投降。
所以他們一直有著遠離漢朝的想法,所以哀王上位之後,就一隻在大後方準備後路。
就算是呂嘉造反之後,他們也沒有停下這樣的小動作。
當年造反失敗,呂嘉和哀帝趙興的哥哥趙建德出海西逃時,被捕獲。
他們沒有逃到南越國南方,也就是現在越國中北部。
至此,南越國滅亡,傳國五世,最後一個趙建德沒有來得及建造豪華陵墓,所以陳文哲這一次看到的肯定是哀帝的墓葬。
知道了是誰的墓葬,還了解了歷史背景,陳文哲自然也就弄明白了,為什麼他手中的鏤空龍鳳玉套環,既有著最頂級的中原文明工藝,又帶著一部分少數民族的外來風格。
谷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