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正確之道

後在高嶺村發現與麻倉土一樣性質的泥土,名高嶺土,這是制瓷工藝一大轉折。

“二元配方”的制胎法,自此讓景鎮瓷器自元代起揚名全國。

今天景鎮的很多陶瓷作坊,為了節約成本,直接購買來自外地制泥廠的原料。

在景鎮的南山裡也有不少這樣的制泥廠,用這些原料製作的瓷胎,很容易識別真偽。

比較難鑑別的,是嚴格按照瓷石加高嶺土的配方,製作的瓷器。

然而終究不可能做到完全相同,尤其是明代早中期的瓷胎。

由於麻倉土已經消失(消失於明中後期,據說這也是明後期大龍缸屢屢燒製失敗的原因),今天已經不可能複製。

而釉色的仿製,取決於釉料的產地和配方,不論是青花的鈷料,還是釉裡紅的銅料等。

不同時期的產地和配方,也有差別。

以青花瓷的鈷料為例,從元代的蘇麻離青到明初的石子青,再到成化的平等青、嘉靖萬里的回青、天啟崇禎的珠明料,最後到清中晚期的洋藍等等,都因產地的不同,而呈色效果各異。

隨著很多原料的消失,今天普通工匠已經很難仿出那一時代真品的效果。

當然,釉水的稠稀比例和上釉方式,也影響著最終的呈色效果。

至於對重量的仿製則更難,畢竟,對於大部分仿製者來說,他們並沒有機會親手接觸真品實物,所以這一點也不易仿製。

在今天瓷器的鑑別要素中,掌握胎土和釉色的特徵,是至關重要的。

建議收藏愛好者在剛入門時,可以先買一些瓷片標本學習。

等琢磨透之後再買完整器,方是正確之道。

其實,在研究仿製元青花工藝的時候,陳文哲最佳的一條途徑,就是使用老原料結合新工藝仿製。

元代流傳下來的瓷器,雖然不太多,但是也不算少。

特別是一些出口瓷器,像是海撈瓷之中,就有很多元代出海,並沉沒在海底,流傳到現在的瓷器。

這些瓷器一般都腐蝕嚴重,但是瓷胎還能用。

老胎新繪、老釉新胎、舊件新器、復火,這些都是比較頂級的仿製工藝。

還有,景鎮仿製古瓷最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於其豐富的地下資源。

這裡可不止是高嶺土,還有歷代的瓷器遺存,不論完整與否,數不勝數。

在當地的古玩市場和跳蚤市場,你會看到令人不禁感嘆的一幕。

這裡出土瓷器之眾,尤其大量的瓷片標本,更是初學者的珍貴教材。

有人曾在昌江畔,即將消失的吊腳樓一個工地上撿瓷片,不到兩個時辰,便收穫了十餘片明清的民窯青花瓷片,由此可見一斑。

今天的景鎮藝人們,也充分利用了這一優勢,在仿製古瓷上費盡心思。

比如剛才說的老胎,如果不想弄碎了,重新拉胚製作一件新瓷器,那可以選擇老胎新繪。

比較常見的是利用清代中後期,及民國的白胎,在上面繪上粉彩等釉上彩,使其價值增倍。

這時你鑑別,就不能單純依據胎質狀況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