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豐富多彩的時代

宋代瓷枕是真的十分盛行,也可以說當時的各個窯口,都有生產。

而其中的磁州窯生產的瓷枕,更是其中的經典。

像是磁州窯生產的一件白地黑花牡丹紋瓷枕,枕八方形,面、底出沿。

枕壁稜角處,有八條竹節狀突起,背面有一通氣孔,素底無釉。

枕面白地黑彩描繪折枝牡丹一枝,並在花瓣、花葉上刻畫出筋絡,枕面周邊描繪黑彩邊框。

這種藝術手法做出來的牡丹紋瓷枕,真的十分漂亮。

只不過,要說牡丹紋,特別是繁複、盛開、層層疊疊的富貴牡丹,還要看定窯。

因為,相比磁州窯,還是定州窯的瓷器比較出名。

這一次做到了牡丹紋瓷器,陳文哲不得不再次認真的審視一邊定窯的工藝。

之前陳文哲有點看不上的印花工藝,恐怕在製作繁複的紋飾之中,有著得天獨厚的作用。

如果不是之前研究元青花,又開始研究牡丹紋,陳文哲還真就錯過了印花這個獨特的工藝。

因為要說定窯器,就不能不說印花器。

印花工藝,其實是投機取巧,所以以前陳文哲不太重視。

但是,如果是定窯的印花盤,又有所不同,畢竟現在存世的也不多。

世人都知道,定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以燒白瓷為主,細潤光滑的釉面,白中微微閃黃。

裝飾以印花、刻花、劃花為代表。

每次說到定窯工藝,幾乎都是印花工藝排在第一位,這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當時印花工藝新出現,屬於新工藝,再就是使用這種工藝生產太方便了,所以作品也最多。

比如說其中的經典印花牡丹紋盤,就是以回紋將盤內壁與內底界開。

內底飾蓮花、荷葉紋各5組,內壁飾纏枝牡丹2周,兩層牡丹上下相錯,排列有序。

時代在發展,從唐代到宋代,再到元代,技術都是在不斷進步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瓷器的製作,也越來越漂亮。

到了元代,瓷器裝飾藝術上,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元朝,由於宮廷重視瓷器燒製,瓷器出口量增大,促進了景鎮的瓷業快速發展。

這一時期,創燒了青花、釉裡紅瓷器,使中國在瓷器裝飾藝術上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牡丹紋飾也成為青花、釉裡紅瓷器上,最常見的裝飾紋飾。

像是最普通的元青花纏枝牡丹紋罐,這種青花瓷,內外施白釉,外壁以青花為飾。

紋飾是自上而下的,使用青花雙絃線,分割成4個紋樣帶。

頸上繪纏枝梔子花,肩部繪纏枝蓮花,腹部繪纏枝牡丹,近足處繪仰蓮瓣。

造型飽滿莊重,青花色調明豔。

整體髮色呈寶石藍色而帶黑色斑點,表明使用的是外來青料。

畫筆流暢,構圖繁而不亂,每層紋飾之間因有弦紋相隔。

這既突出了主題圖案,又增加了畫面的層次感。

其中的代表作有不少,像是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

這種瓶子,頸部及腹下部,各有兩道刻畫弦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