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光輝時刻

社會、科技的發展,需要條件,而且不止是一種條件。

安定的社會環境,開放的商業環境,才能早就一些技術的進步。

瓷器燒製,也離不開商業環境的向好。

比如康熙中期,開始開放海禁,貿易瓷器和國內所需日用瓷器的大量生產,使得景鎮的官窯和民窯空前的興旺。

而且官窯、民窯的互相促進,技術迅速提高,品種不斷創新。

獨步當朝的青花、絢麗多姿的五彩、刻意求真的仿古瓷,以及嶄露頭角的粉彩和琺琅彩等,都開始慢慢的湧現。

此時的瓷器,胎土淘煉得非常精細,質地堅硬純淨,瓷胎中的高嶺土的用量比明代更高。

而釉中的氧化鈣含量則降低,原料的選擇和加工比以前更加講究,燒成溫度已到現代硬度的要求。

細膩溫潤的胎質,使得康熙時期的釉上彩、釉下彩以及色釉等,顯得燦爛繽紛,沒不勝舉。

康熙年間,繼明代以來,製作外銷瓷有了新的發展,器形之繁,數量之大,前所未有。

常見的器形有撇口花觚,圓形和六方形的罐、筒瓶、尊壺、軍持、湯盤、耳杯等。

一般的花口折沿的大盤、碗類比較多見。

色釉方面,在康熙年間出現了許多品種的色釉。

其中最為名貴的有,郎窯紅。

郎窯紅實際是康熙年間,仿製明代宣德寶石紅,極為成功的產品。

郎窯紅的特點是色澤深豔,猶如牛血一般猩紅,所以又稱為“牛血紅”。

霽紅色釉,則不像郎窯紅那麼濃豔透亮!

它呈現一種失透深沉的紅色,呈色均勻,釉如桔皮。

器物有瓶、碗、盤等。

寶石藍,就是一種可以媲美寶石紅的瓷器。

當然,相比寶石紅釉瓷器,寶石藍差了點!

但是也差不了多少,更何況還有寶石藍瓷器更進一步的翠毛藍。

清代康熙時期,藍釉瓷器的燒造又走向了一段輝煌之路。

此時的藍釉瓷器,不僅繼承明代時期的優良傳統,而且穩中求發展。

清代各種藍釉瓷器很多,如著名的霽藍釉、灑藍釉、天藍釉、孔雀藍釉等。

明末之後,藍釉瓷器在經過了近乎半個世紀的沉寂之後,在清代康熙時期又開始大放異彩,走向輝煌。

此時的藍釉瓷器主要有霽藍釉、灑藍釉、天藍釉、孔雀藍釉等。

寶石藍也叫霽藍、祭藍。

創燒於元代jdz窯,明代宣德年間與祭紅、甜白並列為當時顏色釉的上品。

霽藍跟祭紅一樣,屬於高溫失透釉。

這種釉色以氧化鈷為呈色劑,在生坯上掛釉,入窯經1200℃——1300℃的高溫一次燒成,成色穩定。

康熙時寶石藍釉釉面,有桔皮棕眼和氣泡,分佈比較均勻。

也有的釉面,出現垂流狀。

康熙和雍正年間的霽藍釉,都是仿明代宣德的品種,以盤、碗為仿製品。

乾隆前期與康、雍差不多。

而後期卻更精緻,到清朝後期霽藍很少,且都釉面不夠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