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臻達頂峰的產物

花釉瓷的燒製成功,說明唐代制瓷藝人,已掌握了調配釉料和複雜的施釉技術。

而唐代掌握的技術,到了現在卻失傳了。

這樣的事情,好似在瓷器燒製過程中,比比皆是。

比如汝窯瓷,比如秘色瓷,甚至是元青花、宣德寶石藍、寶石紅釉,還有成化鬥彩等等,都已經失傳。

既然遇到了,就要記錄在小本本之上,只要有空,陳文哲就打算復燒這種唐代花鈞。

現在只是瞭解一下,肯定沒有時間復燒,就算是黃釉,陳文哲都需要等一下,因為他現在做的也不是黃釉瓷。

還是說回黃釉,因為黃釉是單色釉瓷中,級別最高的瓷器品種。

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顏色釉”!

顏色釉,即釉料的顏色。

在製作釉料時,向其中加入某些金屬氧化物,或材料作為著色劑。

在窯爐的不同氣氛中,由於著色劑的呈色反應不同,燒製出來的釉,也就呈現出了不同的顏色。

如,在釉料中加入銅作為呈色劑,在窯爐的氧化氣氛中,利用銅的呈色反應。

銅使釉呈現綠色,由此燒製出了帶有綠色釉的瓷器。

如果銅使釉變成了紅色,就由此燒製出帶有紅色釉的瓷器。

這些都是顏色釉,那麼什麼是黃釉瓷?

黃釉瓷就是將含有氧化鐵成分的釉料,施與瓷胎上,利用在窯爐氧化氣氛中,鐵使釉呈現黃褐或棕紅色的呈色反應。

也是猶豫溫度不同,就會燒製出黃色、褐色、紅色等釉色的瓷器。

具體顏色的呈現,可透過調整釉料中氧化鐵的佔比和燒成溫度來實現。

不說燒成溫度,那麼就需要調節含量。

含鐵量越高,顏色越深!

如醬色釉;反之則淺,如黃色釉。

現在陳文哲做的是黃地琺琅彩,不是系列黃釉,所以,研究明白了黃釉的製作工藝,陳文哲才開始製作雍正黃地琺琅彩瓷。

當然,既然研究明白了黃釉的製作工藝,在完成清三代的精品瓷器仿製之後,他肯定要做一個系列的黃釉瓷器的。

這就跟綠釉、紅釉、藍釉等釉彩一樣,而黃釉瓷作為單色釉中最尊貴的品種,自然是值得好好研究的。

黃釉瓷的製作先不說,先說琺琅彩!

琺琅彩始創於清代康熙晚期,至雍正時,琺琅彩得到進一步發展。

琺琅彩瓷,為清代康熙晚期,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將銅胎畫琺琅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創燒的彩瓷新品種。

以雍正、乾隆時期的產量最大,乾隆以後即少有製作。

乾隆時期,宮中收藏的琺琅彩瓷器,曾集中存放在端凝殿,據檔案記載有400多件。

按照清代宮廷檔案記載,和琺琅彩瓷器原盛匣之標識,琺琅彩瓷器之正式名稱應為“瓷胎畫琺琅”。

這種宮廷御用瓷器,每一件都是珍品,因為這些琺琅彩瓷器,是專供帝后玩賞的藝術品,就算是在宮廷之中,都控制極為嚴格。

整個製作過程,也是精益求精,比如製作它所需要的白瓷胎,由景鎮御窯廠提供。

運送到宮廷後,在皇帝的授意下,於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由宮廷畫家精心彩繪!

宮廷寫字人,題寫詩句、署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