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一件,會不會還有另外一件?
不用說翠毛藍,就算是其他清宮的精品瓷器也行啊!
要真是一艘沉船之中發現的,那麼這一次高啟靜可是又立大功了。
其實,鑑定是不是清三代的海撈瓷,並不難。
但是這一件翠毛藍之上,根本就看不出被海水腐蝕的痕跡。
一般的清三代“海撈瓷”,由於在海底中沉睡了二、三百年,會被鹹水和暗流的腐蝕沖刷,致使釉面損壞。
這種壞掉的海撈瓷,形成釉的表層,如同脫去一層皮,而用放大鏡能看到氣泡破狀,有的甚至生鐵鏽和破損。
胎腳由於被海水長期浸泡,形成一層年代的氧化層。
這是在原有的胎上,形成一層包漿狀。
從此致使胎釉形成一體,呈乾燥狀、自然而均勻。
只不過,眼前的這件翠毛藍作品,儲存的實在是太好了。
就算是放在空氣之中儲存的傳世之物,也不可能儲存的這麼光鮮吧?
也許,這就是它流落在一群作假海撈瓷中的原因?
再看向其他作假的海撈瓷,這些“海撈瓷”出水後,由於保養不好,釉面全都暗淡無光,因為釉的表層被破壞。
因為海生物的液體含膠成份,還有一些貝殼沾在上面,即使出水後,已把器物沖洗乾淨,但沾在釉層破氣泡裡的膠質物質還在,無法徹底洗乾淨,因此釉表還會附著一層膠物質遮住釉光。
而要使海撈瓷光潔,必須用含1%的草酸水浸泡一天。
之後再用洗衣粉水浸泡一天,然後用淡水洗乾淨後。
經常用手摩擦器物釉表,把沾在釉面上的“老泥”(汙垢)擦掉,經常撫摸器物會使釉光逐漸回覆。
“沒準這還真是一件從海中撈上來的!”
確定是一件真品,陳文哲直接使用了回溯,他想要看看這件瓷器的來歷。
沒想到,這一看,還真是從海中打撈上來的。
只不過這隻瓷器原來是放在一隻檀木盒之中的,而且內外都有保護,外面還像是蠟封的油紙?
可惜外面的檀木,被海水腐蝕眼中,加上這件瓷器出水之後,檀木被破壞,所以才讓這件翠毛藍,成了滄海遺珠。
“怪不得,原來是沒有接觸過海水,這是一件老如新,新似假啊!”
“老闆,不會吧?您說這是一件真品?”
高啟靜看著嶄新的瓷瓶,他怎麼想也沒有想到,這居然是一件康熙翠毛藍。
“是真的,不過這是海撈瓷!”
“跟那件明代的瓷器一樣?”高啟靜的表情變得比較怪異。
“怎麼了?”陳文哲發現了他的異常。
“那群人說的海面,是一片危險海域,如果季風合適,很多帆船,都會被吹向那邊。”
看著高啟靜,陳文哲感覺有點不太真實。
難道他們就這麼輕易的,發現了一片沉船墓地?
這樣的地方,在海中有不少,也就是一些航線附近,比較危險的海域。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