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元代風格的玉器,全部挑選出來之後,剩下的應該都是宋玉。
而清代的玉器,這裡只有一件玉如意。
陳文哲仔細找了一下,剩下的幾乎都是宋玉。
這絕對不可能代表著他找到的玉器,就只有一件清代之物,肯定是還有其他的零碎玉器,沒有被清理出來。
放好這件玉如意,陳文哲拿起一件宋玉。
宋代的玉器,也許凋工不如清代,但是價值也不低。
比如宋代十分經典的龍柄葵花形玉杯,價值就肯定很高。
相比玉如意,還是玉杯子更合適用來裝B,畢竟這可以當做實用器來用。
特別是這隻玉杯,它高7.3厘米、口徑14厘米、足徑7厘米。
玉質白色,有褐色沁斑。
整體呈六瓣葵花形,口沿外撇。
杯側出一螭龍為器柄,前肢攀附於杯沿,龍身瘦長,眼細窄,三爪,獨角,長尾。
外壁口沿及足沿處,陰刻三角紋及幾何紋帶,腹部在錦地開光內浮凋夔鳳紋。
這件龍柄葵花形玉杯器形較大,凋琢細膩,錦紋華貴,十分難得。
還要更加巧合的是,這也是一件螭龍紋的玉器。
只不過,這一件不是明代的玉器,而是宋代的,相比明代的玉器,只是看歷史存留時間,就知道應該更加珍貴。
這也是歷史原因造成的,北宋的統一帶來了文化經濟的繁榮。
特別是宋徽宗趙佶的嗜玉成癮,更加促進金石學的興起。
城市經濟的繁榮,都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宋、遼、金玉器的空前發展。
宋徽宗雖然不是一個好皇帝,但卻是個出色的藝術家,愛好金石藝術,這對工藝美術的發展給予巨大的影響。
所以在他統治時期,各種藝術成就都不小。
玉凋、瓷器、書畫,可以說都有很高藝術成就。
現在宋代留下來的玉器也有不少,像是故宮博物院宋代火焰紋環把玉杯和宋代龍柄玉杯。
而陳文哲眼前的這件龍柄葵花形玉杯,相比故宮收藏的兩件玉杯,可一點也不差。
另外還有不少玉飾、擺件等等。
像是宋代的玉鱖魚、玉臥鹿、玉臥虎玉蟬、玉魚等。
獸形的玉石擺件不少,甚至還有獸形玉硯滴,還有配套的風字形玉硯。
螭龍紋的飾品也不少,其他的還有不少特殊紋飾的玉器。
像是雲山雙鶴紋玉飾、鳳首形玉飾、花形玉飾、雲龍紋玉飾、仙女紋玉飾、盤腸形玉飾等等。
特殊點的也有,像是宋代“宣和”經文玉勒子、玉飛天、玉人、三嘴玉燈。
最為普通的就是玉佩了,像是什麼花鳥紋玉佩、龍鳳紋玉佩等等。
而比較收到陳文哲喜歡和看中的,應該是玉杯!
除了第一件螭龍紋的玉杯,還有匜形玉杯、雲紋玉高足杯。
這些東西,很明顯都不是尋常之物。
如果說這一批玉器之中,真有貌似平常之物,也許就是放在陳文哲手邊的鎮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