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皇家貢鏡

這一次出海,陳文哲雖然沒有大批次的發現元青花,但是其他收穫不少。

收穫的這些瓷器,風格古樸,不少是喇叭口的青花大碗,其中十幾件可定為館藏國寶級文物。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瓷器有:明代四系醬釉龍紋罐、明代老虎醬釉罐等等。

這些瓷器,不是原來沒有發現過,就是原來沒有發現過完整器。

而這一次,陳文哲可以說是收穫了個盆滿缽滿。

當然,除了瓷器,其他的大頭,也就是價值很高的收穫,肯定是金銀。

其中金磚、金幣、金條、金器,發現的數量不算多。

其中最多的是金幣,有個幾萬枚,再就是金條和金磚,都只有百十件。

其中比較特殊的應該是明代的金酒杯,有一些看著十分簡單的,酒杯造型清素典雅,甚至直接是光素的黃金盃。

什麼叫光素,也就是什麼紋飾都沒有,就是用薄金片打造的精緻小杯子。

這樣的杯子口沿微敞,杯身斜下內斂,圈足,通體無紋飾。

這種黃金盃子,在國內出土過。

好像也是明代的,應該是在古代播州。

史籍記載,義遵在古代歷史上曾一度屬播州。

從公元876年楊端入黔,至明萬曆28年,楊應龍叛亂被滅,楊氏家族據播歷經29代,共計725年。

宋明時期,播州宣慰司境內的經濟,比其它土司地區發達。

那個時期就出現了大量的專業化莊園和作坊,分工頗細,能生產多種物品,包括生產金銀器皿的專門作坊。

在義遵高坪明代楊氏墓葬群中,出土過數十件金銀器,說明在明代,當地金器製作工藝已十分精湛。

用金銀器作為陪葬品,顯示出楊氏家族在播州的顯赫地位。

當然,這一次陳文哲發現的,肯定不止是這麼一種器型簡單的黃金盃,還有其他的更加精緻的黃金盃。

雖然沒法跟之前陳文哲買到的那件贗品雲龍紋黃金盃媲美,但是也差不了太多。

這是一件明代黃金八角杯,杯作八角形,侈口,圈足亦為八角形。

器壁很薄,做工規整。

除了這一件黃金八角杯之外,另外還有好幾件形制差不多的杯子。

這些杯子都是八角杯,器型大小差不多,但是材質不同,有黃金的,有瓷質的,也有玉石凋刻而成的,甚至還有一件水晶凋刻而成的。

特別是這些使用特殊材質凋刻的八角杯,工藝不復雜,但是想要做出來,還真不簡單。

比如=一隻明代青玉疊耳八角杯,這是明代的飲酒器。

杯身作正八角形,圈足隨杯形狀。

二側各飾有鏤凋重疊雙耳,在上耳寬大頂板上各立一瑞獸,下顎擱於杯沿相向而視,造型美觀,琢工精湛。

這隻杯子通長13厘米,寬7.2厘米,高5.9厘米。

是使用青玉凋刻而成,有黃褐色沁斑。

杯身作正八角形,圈足隨杯形狀。

不用說,這是使用一整塊玉石凋刻出來的。

而在沒有現代工具的明代,要掏空一塊玉石,做出酒杯的樣子,肯定很難。

如果是瓷質的杯子,那做起來就比較簡單了。

瓷質的八角杯,國內生產的不少,這一次沉船之中發現的,是一隻典型德化窯貼塑梅花八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