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瓷器絕技

釉上彩中的經典瓷器,有綠地紅彩雲龍紋盤、黃地三彩梅鵲紋瓶等等。

這些彩瓷,一般都是清代的官窯瓷器。

這就是釉上彩和釉下彩,瓷器釉色的第三大類,就是釉上釉下混合彩。

釉下彩釉上彩同時使用,更準確的說,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的組合。

比如青花鬥彩,青花鬥彩簡稱鬥彩或“逗彩”,始見於明宣德,成熟於明成化。

並不是所有的青花+釉上彩,都能稱為鬥彩。

其關鍵在於,必須在胎體上用青花勾出圖案的輪廓線,等瓷器燒成之後,再在輪廓線內根據需填上各種釉上彩顏料。

整個過程中,青花起主導作用。

跟青花鬥彩,加以區別的就是青花加彩。

如果青花不再被用來勾勒輪廓線,而僅作為一種顏色來表現區域性圖案,則稱為青花加彩。

根據釉上彩種類的不同,青花加彩可以進一步分為青花單彩。

例如青花紅彩、青花金彩、青花綠彩。

還有青花雙彩,像是例如青花黃綠彩,再就是青花五彩。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兩種全新的彩瓷開始流行。

一種為釉中彩,可以理解為在釉上彩的基礎上,再彩繪之上再施一層釉。

像塑封一樣,把彩繪封在兩層釉之間。

另一種為高溫顏色釉彩繪,這種瓷器不用彩色顏料,而是直接用不同顏色的高溫色釉進行繪畫,之後高溫一次燒成。

這些其實算起來還不算特殊,彩瓷中的特殊產品,肯定是釉色的不同。

我國特種工藝瓷中,一些模擬釉瓷器,堪稱瓷器中的絕技。

這些仿製的瓷器,幾乎與真品肉眼無法區分,可見技藝超群。

而這一切的關鍵,其實都是釉料。

所以,有時候一些高品質的釉料,是很貴的。

比如青花料,好的青花一公斤就好幾萬。

這也是武二他們肯花費好幾億,跟陳文哲交換的原因。

其實仔細計算一下,一億也換不到多少頂級青料。

最頂級的一頓上千萬,甚至是兩三千萬一頓,一億元也不過換三四噸。

價格這麼貴的青花釉料,生產出來的青花瓷,本身成本就不低。

如果製作過程再初選問題,燒個幾窯都出不來幾個精品,那肯定就陪大發了。

像是這麼珍貴的釉料,用在國內瓷器上,還真不少見。

比如一些國內的特殊瓷器,就需要好的精品釉料。

比如仿玉釉,仿玉釉是清代康熙時期景鎮御窯廠,所創燒的一個種高溫顏色釉瓷器新品種,乾隆時期繼續燒造。

由於這種瓷器的釉色,與古玉色澤十分接近,因此而得名仿玉釉。

仿玉釉常見的器物,形制主要有各式瓶類、洗和缸等。

施釉方面,主要採用吹釉法,花紋自然流淌,非常有特色。

款識方面,多采用“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書款。

或者陰刻“雍正年制”四字雙行篆書款,但是也有一些器物並沒有款識裝飾。

再就是仿石釉,這種釉料是清代乾隆時期所創燒的瓷器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