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寶石紅的琉璃製品很漂亮,但是陳文哲也就做完一隻筆洗,就不做了。
曹慶春過來,肯定是有事情的。
做完之後,陳文哲帶著曹慶春來到他的辦公室。
“給我帶什麼好東西過來了?”陳文哲笑著道。
他這邊還準備給曹慶春泡茶,沒想到曹慶春的動作更快,他已經早就準備好。
“什麼東西?”
“橘紅茶!”
“橘紅,我聽說過這東西,好像是治咳嗽的吧?”
陳文哲還是去南海的時候,在那邊聽說的,這東西在北方少見。
“說的不夠全面,我給你帶來的是皇家貢品!”
曹慶春對於陳文哲交代的事情,還是十分真正的在執行的。
當然,這也是他的工作,帶來了好東西,陳文哲也從來沒有虧待過他。
像是這種橘紅,特別是皇家貢品化橘紅,在他看來也只是小東西。
這是粵省化州地區出產的特產,就叫化橘紅。
這東西不僅是一味藥材,而且當地人也用它來製作藝術品。
隨著化橘紅的功效,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這些年當地已經形成了圍繞著化橘紅的產業鏈。
所以,這東西是一種古老的中藥。
粵省化州市西南部綿延的群山之中,就蘊含著這種名貴地道的中藥材。
現在化橘紅素,有南方人參的美譽。
明清兩代曾被列為宮廷貢品,是我國十大廣藥之一。
2016年被評為立法保護的嶺南八大地道藥材之首。
現代醫學證明化橘紅主要成分為二氫黃酮、野漆樹苷及柚皮苷含量極高。
它能抗菌抗病毒、消炎、止咳化痰等,最主要的是功效明顯。
之所以有這種作用,是因為當地的土壤裡邊裡含有礞石,礞石含量相當高。
本身礞石就是一種藥材,在藥材裡面種藥材,那效果肯定是特別好的。
再加上這種製作化橘紅的手藝,一直沒有斷代,往往當地的手藝人上兩三代的時候,就開始做化橘紅了。
這種化橘紅做起來可不簡單,甚至可以說是十分麻煩。
新鮮採摘下來的化橘紅鮮果,經過清洗之後就可以炮製。
先用90度左右的熱水將化橘紅殺青,之後用利刃剖開橘皮取出果肉。
化橘紅的有效成分,絕大多數都存在橘皮之中。
取出的果肉因為苦澀無法使用,之後就是烘乾的環節。
經過烘乾修剪之後的化橘紅,用棉線捆紮成束,接下來就需要等待時間的造化了。
當地的平定鎮大嶺村,有我國化橘紅第一村的美譽。
村裡大部分農戶都依靠化橘紅產業,他們除了將化橘紅製作成藥材之外,心靈手巧的工匠們還將它們做成了一件件藝術品。
比如化橘紅瓶,這種瓶子的製作就是一個需要耐心和手藝的過程。
每年八到十月採摘果實之後,用開水殺青,然後掏去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