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流失海外的文物很多,特別是建國之前。
就算是建國之後,八九十年代盜墓也十分猖獗。
在這一段時間,很多珍貴文物流失海外,但是將整個墓葬遷移至海外的,還是很少見的。
位於家拿大的安大略皇家博物館,就做到了這一點。
這座博物館的展廳之中,有許多來自我國的珍貴文物。
有甲骨文、瓷器等,而鎮館之寶就是一座完整的明朝將軍墓,墓主人則是歷史上戰功顯赫的祖大壽。
祖大壽的名號並不是很響亮,但是他的外甥卻是家喻戶曉的吳三桂。
他們都是明末清初的大將,也都揹負著叛國之名。
不過歷史上很多學者、史學家都對祖大壽降清的行為,沒有多少苛責,覺得他最後投降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
其實祖大壽第一次降清只是詐降,他奉孫承宗之命守大淩河城,但是城防還沒有佈置好,就被皇太極打了個措手不及。
祖大壽率領部隊,堅守到彈盡糧絕,只能將戰馬殺了充飢。
在皇太極多次勸降之下,最後全軍上下都主張投降清軍。
祖大壽無奈之下,只能答應皇太極獻城投降。
不過,他此時只是權宜之計,心裡依然向著明朝。
後來祖大壽利用皇太極對他的信任,回到了錦州。
然後組織了當地的軍事力量,轉頭開始攻打清軍的隊伍,這也讓皇太極有些生氣。
這次詐降為祖大壽博得了好的名聲,然而卻讓他的處境比較尷尬。
他的這波操作被崇禎皇帝猜疑,使得他多次置身險境;
一方面他與清廷的關係再次緊張不已,最後依然被皇太極圍攻。
隨著清軍一路緊逼錦州城也即將被攻破,祖大壽再次投降了。
這次降清之後皇太極不計前嫌,對祖大壽表示相當友好,但是這以後他並未得到清政府的重用。
由於外甥吳三桂的關係,他一直都受人尊敬。
順治十三年,祖大壽因病去世,享年77歲。
他死後並沒有迴歸故鄉遼東,而是葬在了清河附近的永泰村。
祖大壽這位明朝的大將軍,他怎麼也不會想到,300多年後他的墓葬整個被盜取了家拿大,還成為他國的鎮館之寶。
其實祖大壽的墓中陪葬品並不多,但是外觀非常的氣派。
石門、石雕、石人幾百年來儲存得非常完好,整個墓葬重達150多噸。
祖大壽的墓被運到家拿大後,在安大略皇家博物館重新被組裝起來。
為了招攬遊客,安大略皇家博物館打出了“華夏明朝戍邊名將祖大壽墓葬”的頭銜,並附上祖大壽的生平。
這成功吸引了許多西方人前來參觀,一度華夏明朝墓葬的真容。
明朝一代名將,死後幾百年竟然遠離故土,漂洋過海,成了他國的鎮館之寶。
而在當時的華夏,又有少多文物如同祖大壽的墓葬一般,因為各種原因流落海外。
這些文物有的被收藏在外國的博物館中,有的進入了私人收藏家的口袋中,有的則下落不明。
說起來這座祖大壽的墓葬被盜的原因,竟然是因為家拿大這家博物館副館長,非常喜歡我國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