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草入三昧,行書無對

宋在建國之初,即仿唐開元之制,鑄“宋元通寶”,背面常有星、月標記。

公元976年,宋太宗趙炅繼位,年號太平興國,鑄了與宋元通寶形制相同的太平通寶。

淳化元寶鑄行五年後,宋太宗又改元為“至道”。

這一時期他鑄“至道元寶”,太祖鑄宋元通寶,太宗鑄太平、淳化、至道,這四種貨幣被稱為宋初四錢。

“淳化元寶”四字亦由宋太宗親筆所書,開了皇帝御書錢文之先河。

五臺山也是佛教名山,到了宋初,佛教逐漸恢復。

宋太宗於是在五臺山建造了太平興國寺,鑄造了金銅菩薩。

我們見到的淳化元寶背面之浮雕造像,以及祥雲、蓮花圖案,都顯示出了極為濃郁的佛教氣息。

這些淳化元寶金質供養錢,也是宋初的統治者扶持了佛教發展的一例明證。

北宋初年的文學家王禹偁,曾經寫過一首詠泉詩。

“謫官無俸突無煙,唯擁琴書盡日眠。還有一般勝趙壹,囊中猶貯御書錢。”

此詩非常直白地表達了,他對御書錢的喜愛、推崇和稱讚。

而其中有一句,則專門表達了其對宋太宗淳化元寶錢文書法之讚賞:“盡返鵲回鸞之法,掩天龍地馬之名”。

淳化元寶一書三體錢既是年號錢的鼻祖,也讓錢幣文化的歷史上出現了對錢。

宋代自淳化御書三體錢以來,便出現了無錢不成對的現象。

除了這些比較珍貴的金幣,宋代還有對錢。

這是指同文的三枚,或者兩枚錢幣。

在形制的方面,比如穿孔的大小、輪廓的闊狹、錢體的厚薄及銅質的優劣等,均是完全一樣的。

而在文字方面,其錢文的內容、位置、大小也均一樣,僅僅有書體不同。

宋太宗的字就很不同凡響,比如“宋四家”之一的米芾,平生從不輕易認可他人書法,但於宋太宗也有“真造八法,草入三昧,行書無對,飛白入神”的讚譽。

貨幣是歷史發展中的重要載體,亦是承載時代程序的脈絡與腳印。

它們是每個時期政治、經濟、科技、軍事以及文化藝術的實物見證。

歷代的錢文研究,是近年來錢幣學研究的新方向之一。

其中,兩宋時期的錢幣,無論是在鑄幣數量、種類,還是在工藝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特別是錢文書體,與前朝有了較大的變化與創新。

所以讓宋代錢幣,成為我國錢幣發展史,乃至書法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很顯然,如果沒有盜墓賊搗亂,國內不管哪一方面的文化研究,都會有很多重大突破。

比如古錢幣研究,陳文哲只是檢視了歷史上一小段時間,一小捏人的盜墓收藏,就看到了北宋的整套古錢幣。

如果他們不盜墓,這些全部被國內考古部門收穫,那會研究出多少東西?

看著一枚枚鐵錢,陳文哲有點感慨。

金幣當中夾雜這一些鐵錢,就太顯眼了。

這也說明,那群盜墓分子是真的懂行。

相比那些金幣,這些鐵錢的價值,一點也不遜色,甚至它還比很多普通金幣的價值要高。

陳文哲也沒有想到,這一次能夠意外發現這麼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