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石雕石刻,萬古不衰

從中發現有多根四方基座八角稜柱形石欄杆,是我國建築史上已知最早的石欄杆構件。

南越國御苑遺址,以石板作冰裂紋精工鋪砌的石池、蜿蜒曲折的石渠、巨大石板架設的石室以及多種石構件,為我國秦漢遺址所首見。

南越王趙昧墓,是迄今所知嶺南規模最大的石室墓,墓室巨石重達2.6噸。

墓中出土的244件(套)的玉器。

其中包括71件玉壁,以及兩件青玉圓雕舞女、1件浮雕捲雲紋的青白玉雕角杯。

還有絲鏤玉衣、龍虎並體玉帶鉤,龍鳳紋重環玉佩、獸首銜壁,均可謂精美絕倫的珍品。

這反映了當時加工玉石的高超工藝水平,可見南越國已掌握了開料、造型、鑽孔、琢制、拋光、改制等手法以及鑲嵌工藝。

在南越王墓中,還發現滑石烤爐、耳杯、豬、枕以及石硯、研石。

礪石及磨製精細的石斧等,說明石雕也是被重視的工藝。

從人類藝術的起源,就開始了石雕的歷史。

可以說,迄今人類包羅永珍的藝術形式中,沒有哪一種能比石雕更古老了。

當然,也沒有哪一種藝術形式比石雕更為人們所喜聞樂見、萬古不衰。

石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

從那時候起,石雕便一直沿傳至今。

在這漫長的歷史中,石雕藝術的創作也不斷地更新進步。

不同時期,石雕在型別和樣式風格上都有很大變遷;

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審美追趕求,不同的社會環境和社會制度,都在制約著石雕創作的發展演變。

石雕的歷史是藝術的歷史,也是文化內涵豐富的歷史,更是形象生動而又實在的人類歷史。

既然看到了南越王的仿製石雕,那麼接下來肯定就是先秦時期的石雕。

不過,這一次陳文哲沒有急著細看,而是繼續向前走,果然,後面的歷史年代感更強,這些仿製的絕對是上古先民的巖刻。

距今一萬年前後,原始先民告別了採集、狩獵經濟,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而轉入了定居的新石器時代。

這時的人們,開始從事以農耕和畜牧為主的聚落生活。

當原始人告別山林的採集、狩獵環境,移居平野河岸和丘崗,過去那些栩栩如生的狩獵藝術也不復重現。

人們發現,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圖案,往往都是簡練、概括抽象變形乃至幾何形式化了的動物紋飾。

因而在新石器革命蓬勃發展的地區,石刻巖畫已退居次要乃至絕跡。

我國新石器時代的先民,大約在距今一萬年左右,已會燒製陶器,但在距今七八千年左右,才開始進入彩陶時代。

相比而言,我國古人類發明磨製石器的技術,在舊石器晚期就得到了運用。

山頂洞人的石質裝飾品,是經琢磨穿孔而成,這是中國古代雕刻史上的里程碑。

因為,只有研磨技術的發明,石料才會成為人類攻無不克的雕刻質材。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