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時期,幽王任用奸佞,倒行逆施。
尹吉甫屢次勸諫不聽,憤而還鄉,最後鬱鬱而終。
除了這些歷史價值之外,兮甲盤的造型精美,顏色特殊。
眾所周知,青銅器出土的時候,一般附著許多青綠色的銅鏽。
然而,兮甲盤的顏色卻是黑亮色。
兮甲盤歷經近3000年,卻幾乎無鏽蝕的地方,依舊光亮如初。
它的造型,就像一個大盤子。
兮甲盤,圓形,附耳,盤沿外侈,內底趨平,盤沿下飾竊曲紋,皮殼黑亮,傳世狀態明顯,圈足缺失,內底鑄銘文133字。
而這件彷品兮甲盤,由於是南宋宮廷彷制,所以工藝達到了巔峰。
雖然陳文哲沒有見過真正的兮甲盤,但是,他認為那件兮甲盤的品相,絕對不會比這件要好。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到了宋代,青銅的冶煉技術,肯定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特別是對於失蠟法制作的青銅器,更是更上一層樓。
古代製作青銅器,特別是到了宋代,青銅器已經有點失寵,畢竟瓷器開始興起。
可是,那個時期的宮廷青銅器冶煉技術,還是處在登峰造極的水平。
比如失蠟法的利用,因為失蠟法鑄造的器物,可以玲瓏剔透,有鏤空的效果。
我國失蠟鑄造技術原理起源於焚失法,焚失法最早見於商代中晚期,這種技術在無範線失蠟法出現之後逐漸消亡。
北湖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尊、盤,是我國所知最早的失蠟鑄件,時代是在公元前五世紀。
1975年甘省東鄉林家馬家窯文化遺址(約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銅刀。
這是目前在我國發現的最早的青銅器,是我國進入青銅時代的證明。
相對西亞、南亞及北非於距今約6500年前先後進入青銅時代而言,我國青銅時代的到來較晚。
但卻不能否認它是獨立起源的,因為我國存在一個銅器與石器並用時代,年代距今約為5500~4500年。
我國在此基礎上發明青銅合金,與世界青銅器發展模式不同,因而可以排除我國青銅器是由境外傳播而來之說。
2015年3月,南河省zk市在配合項城某基建工地進行文物勘探時,發現一處戰國至東漢時期的墓葬群。
這一次從其中發掘出土一批精美隨葬品,其中的一把青銅劍,儲存完好,十分罕見。
這一切,都表明我國的青銅冶煉工藝十分強大。
而到了宋代,那就不用說了。
只要皇室想要的東西,哪裡能做的不好?
所以,這就是一件南宋的彷品兮甲盤,也是十分珍貴的。
因為肯定是根據真品,一比一完美彷制。
所以,這件盤子的精美程度,一點也不比真品差。
至於其他銘文什麼的,這一隻兮甲盤也肯定是完美呈現。
這也是陳文哲一時之間,看不出它是贗品的原因。
畢竟彷制了八百多年了,就算是彷品也是真正的古彷。
至於真品兮甲盤,現在的下落不明,不過應該是在我國的一名私人收藏家的手中。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