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斷代工程中的人文社會學科學者,作為國家級工程的首席科學家,在我國是第一次,其本身就有重要的意義。
最後,高規格的工程以及廣泛的學術討論,特別是大幅的宣傳力度,對於普及歷史、考古等知識也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其他都不說,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夏朝,到底是什麼樣子,都有什麼皇帝?
以前很多人肯定不知道,但是斷代工程之後,夏代的年表就出來了。
只要是關心這些的,就可以知道。
第一位夏代的王,肯定就是大禹治水的禹。
根據斷代工程的研究,夏朝自禹之後,是啟、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洩、不降、扃、廑、孔甲、皋、發、桀。
公元前2070-前1600年,夏啟立國,總共14代17王,共470年。
其中有太康失國,這就是后羿篡位!
在之後,少康復國中興,最後夏桀亡國,這裡就是相傳為女禍,湯商滅夏。
一塊古埃及的碎石板,讓陳文哲看到的、想到的很多。
而在最後,他居然還有一點收穫。
看著最後那件如同何尊一樣的青銅器,陳文哲確定這是一件商尊。
跟這塊石板放在一起,藏在一座地下室之中,這是以為收藏大家的藏品。
他出賣了那塊石板,卻留下了那件商尊。
只不過,從那件商尊的土鏽來看,這東西應該出土不長時間。
不用說,在這是在國內出土的,而且肯定來歷不明。
因為來歷很清晰的這種等級的青銅器,都在國家級的博物館之中,不可能落入私人手中。
這也許就是那位寶主,沒有選擇出賣這件商尊,而是賣了這塊古埃及石板。
陳文哲倒是很想看看,到底是誰這麼有實力,居然還能買到商尊?
雖然只是看了幾眼,但是以此時陳文哲對於青銅器的鑑賞水平,他還是能夠認出來,這隻商尊應該是真品。
商尊是容酒器,陳文哲看到的這件是商代晚期鑄品。
這樣的寶貝並不是只有這麼一件,陳文哲記得,好像還有一件是清宮舊物,現藏故宮博物院,那一件已經是傳世品。
而眼前這件,一眼就能看出是生坑貨。
如果是放在眼前,沒準聞一聞,那種泥腥味還存在呢!
這件青銅器通高有45厘米,寬38厘米,大敞口,寬折肩,高圈足。
肩四隅有四立體有角象首,肩中部有四雙角分叉龍首。
頸飾蕉葉紋,肩及圈足飾鳥紋。
腹部與圈足有曲折角型大獸面紋,圈足曲折角雕成龍形。
器四隅及每壁中心線皆設有稜脊,上端侈出器口,形象莊嚴。
這種等級的尊,都是重器。
陳文哲有點羨慕這位寶主,他還真是幸運,居然能夠得到這麼一件寶貝。
只不過,當他的視線稍微偏轉,看到的畫面就再次讓他驚訝了,因為他看到了另外一件商尊。
這一件跟剛才的那一件稍微不同,而且看樣子出土時間應該不短了,因為沒有生坑的那種感覺。
主要是看銅鏽,一看就是老鏽,甚至還有一種黑漆古的感覺。
這應該是一件西周早期的商尊,整體造型為筒狀三段式,侈口,腹部微鼓,四壁鑄有四道扉稜,整體雄偉穩重。
這件西周商尊不算高,怎麼看也就高30厘米左右。
不過,這樣的尊的重量,應該不輕,最少也要有十斤重,這就是五千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