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他喜歡,李金鯉他們也不會弄五牛圖的拓片,還有特意凋刻那麼多歷史名牛。
不管怎麼樣的吧,反正茶寵,大多數都是寓意吉祥的產
物。
除了動物,還有一些特別的植物,比如葫蘆。
葫蘆」與「福祿」諧音,民間常用葫蘆來表示福祿。
枝葉繁茂、多果的藤蔓與多籽的葫蘆表示「子孫萬代,繁茂吉祥」;
葫蘆可渡水、入藥,也為暗八仙之一,寓意健康、長壽、平安。
因有許多民族認為葫蘆是人類的始祖,同時在很多神話和故事裡,葫蘆常與神仙和英雄相伴。
所以葫蘆被認為是可以帶來福祿、驅魔辟邪的靈物和保宅護家的吉器。
除了這些,再就是人物了。
人物之中最多的是各路神佛,其中最多的一個系列就是佛陀。
陳文哲現在能看到的,就有各種顏色的佛陀。
可以說各種砂質都有,一般為彌勒佛的居多。
可只是一個彌勒佛就有很多種類,像是臥姿、坐姿的比較多,很少有立姿的,怪的造型也有。
這些彌勒佛大多都表示吉祥如意、延年益壽的意思。
這裡還有一點茶禪的意思,就是將禪修融於茶道之中,形成「茶禪一味」的理念。
這樣發展下來,就發展成為了獨具我國特色的「茶道」文化生活習慣。
在禪意茶寵的造型中,以佛、達摩、小僧侶形象居多。
有臥姿的、坐姿的,也有立姿的。
在茶禪交融中,品味物我合一的無限。
當然,這種的擺放也不能隨意。
神像中,建議選擇體形較小的彌勒佛做茶寵,且彌勒佛的面孔,要背對著我們,而面向客人。
既然有神話傳說,自然也就不能少了寓言故事。
比如三個和尚,這個可就太出名了。
三個和尚,是一個我國民間諺語。
透過三個和尚沒水吃、寺廟失火、三個和尚齊心協力救火,直至後來三人合作吊水的情節,給人們以同一種心態,同一種思想境界。
都不想出力,想依賴別人,是無法達成目標的。
再就是三不猴,這個知道的比較少。
這個茶寵一共有三隻猴子組成,一個捂眼,一個捂嘴,一個堵耳。
《論語》中:顏淵問「仁」。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這就是附有東方哲學含意的「三不猴」,寓意為「不聽不應該聽、不看不應該看、不說不應該說」的處事哲理。
當然,這樣的茶寵,肯定是一些真正有文化底蘊的人喜歡。
至於一些附庸風雅的,還是喜歡風水、旺財的茶寵。
只不過,做什麼產業,都是得年輕人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