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傳奇,現代社會已經不再報道,因為跟和諧穩定的社會大環境不相輔。
但是,有些事情,是不能抹殺的,就像硬氣功的存在。
比如到現在,齊魯軍區之內,還有一個硬氣功連。
之前也有,比如1979年,一代大師趙繼書,參加過四屆“全運會氣功表演”,榮獲國家一等獎。
1979年底和1981年春,先後隨我國武術氣功團到歐洲英、法七國訪問演出。
盧堡國王贈送他一枚開國紀念牌,其它國家元首給他贈送金牌、銀牌。
當時的中央電視臺和南湖省電視臺,先後於1979年、1980年拍攝《氣功異彩》和《大庸氣功》電視片,放映後全縣城鄉觀眾達12萬人次。
現在《魅力湘西》的外場,有氣功表演。
其中以五馬分人、紅煞掌、“對纏鋼筋”、“雙槍刺喉”、“頭上打磚”最為驚險絕妙。
可惜,這些已經隨風飄散,到了現在的年輕人心中,這些就是傳說,就是虛妄。
就連像“雙風灌耳”、“腹臥鋼叉”、“臥刀破石”這樣的絕活,都成為了雜技、魔術。
很多人都認為這些功夫都是假的,只不過我們不清楚他們是怎麼作弊的。
這種印象,直接杜絕了功夫的存在。
重新轉回野拂,隨著天門山寺香火日益鼎盛,名聲日漸散開。
本來隱瞞了身份的野拂,漸漸難掩其蹤。
之後有來尋寶的江湖人士,也有來探聽風聲的清廷密探。
但來來往往的挑戰者,沒有人能勝過野拂。
歷史記載中的闖王五千僧兵,應該就是張家界一帶寺廟中的和尚。
這些和尚,都尊野拂為始祖。
然而,壯志軒昂,丰姿凜冽的野拂和其他的闖王餘部,終究沒有等到機會。
農民義軍最終土崩瓦解,清廷建立。
後來野拂憂鬱成疾,於清順治十七年,即公元1661年去世,葬於慈利縣高峰茅庵。
而那幾大船金銀珠寶,自野拂和尚死後,再無下落。
據說野拂臨死前,將帶來的財寶,分散秘藏於天門山及周圍山中幾個秘密去處,並用毒酒將藏寶民工全部毒死,只是這種說法再無從考證。
在經歷了三百多年的風雲沉寂後,直到今天,這裡依然活躍著各種盜寶人的神秘身影。
在2001年觀音山上發現神秘寶藏後,當地部門謹慎地阻止了繼續開挖。
沒想到不久後,這裡被聞訊而來的盜寶者,挖了個天翻地覆,現場還有各種盜寶人遺留的挖寶工具和物資。
觀音山上的財寶是否還有更多?如果有,是否已經被盜寶者挖走?
這些現在還不得而知,但也許這裡會是解開野拂秘寶的一把鑰匙。
關於野拂藏寶的去向,一些文物研究人員還有一個推測,那就是經過闖王餘部流向了民間。
這個說法,有兩個特別的證據,一是張家界深山中奇特的寒水溪古堡,另一個,是神秘發家的臨澧蔣氏家族。
陳文哲之所以想到這些,主要還是因為他從一些得到的珍寶之上,看到了和尚,看到了功夫,看到了懸崖峭壁還有暗洞。
如果只是看到這些東西,自然不會想到什麼,更不會知道闖王寶藏的一部分,就真的藏在觀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