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一層層迷霧

為了讓房屋具有良好的採光和通風效果,我國的房屋最理想的朝向便是坐北朝南。

而這座船型豪宅內的房屋,卻全部坐西朝東,成功地避開了陽光的照射。

不僅如此,這108間房屋相互連通,有的房屋甚至只有幾平米,而且形狀狹長,將其稱為通道似乎更加合理。

在這樣的結構下,這座豪宅形成了一座巨大的迷宮,不熟悉其結構的人很難找到出口。

現在經多方考證之下,專家們驚奇地發現,這座豪宅為清代富商黃惠樓斥資建造。

但黃徽柔所從事的是什麼生意,卻無從得知。

種種跡象表面,黃徽柔與天地會交往甚秘,商人只是其掩人耳目的身份。

黃徽柔所修建的這座船屋,實際上是為天地會成員修建的藏身據點。

其極差的採光效果和複雜的內部結構,剛好可以為天地會成員,提供有利的藏匿效果。

船型古屋獨特的造型,現在已經是建築史上的又一個奇蹟。

其有違常理的結構,恰好滿足了天地會的需要。

可見只要符合目標人群的需求,看似不合理的做法,反而更能解決問題。

100多年來,很多人無數次在這古宅院落裡“掘地三尺”,至今還在尋尋覓覓,但就是沒有寶藏的蹤影。

這筆天地會的寶藏,到底藏在哪裡呢?可惜沒有人能夠找到。

儘管沒有找到傳說中的寶藏,但船型古屋本身就是一座無價之寶。

比起金銀珠寶,其背後隱藏的天地會的歷史,遠比財寶要有意義得多。

發現了船型古屋,卻沒有發現天地會的寶藏,這個是遺憾。

但是對於陳文哲來說,確實幸運。

因為他在沉船之中發現的不少寶貝,就應該是天地會藏寶的一部分。

至於天地會為什麼會把用於國內活動的資金,弄到海外,這一點還是很好解釋的。

畢竟當時的滿清可以說是如日中天,他們根本撼動不了滿清的統治,而且還被不停的圍剿。

沒辦法,他們最終的活動範圍,只能是大陸之外。

這也是他們後來的根據地,轉移到港澳臺、東南亞、美洲的原因。

當然,陳文哲對於這段歷史不太關心,畢竟已經被掃入塵埃。

但是,他意外看到了那座船型古宅,自然也就對於天地會,或者說對於當時的大商人黃惠樓,有了些意外的瞭解。

透過他看到的一些影像分析,黃惠樓很可能就是洪門的一名干將。

關於黃惠樓的資料十分稀少,只有零零碎碎的傳說和記載。

相傳,黃惠樓原來本是個家境一般的小商販,從販賣皮油起家。

憑著精明勤勞,年輕的黃惠樓在短短的三十年時間裡,迅速發展成為一名在黎川至光澤、福市、彎彎一路有20多家當鋪的鉅商大賈。

為了誇富鄉里,同時也為了在家鄉置辦一份永久的祖業,黃惠樓請來風水先生,在這四面環山、形似女式兜肚的洲湖村,以鉅款購得“臍眼”這一風水寶地,修建了這座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的豪宅。

古宅的大門朝向,也為人們提供了一點關於主人的線索。

那就是古宅的大門,是朝東開的。

古代建築十分講風水,尤其是對門的朝向極為重視。

主人若是經商,按後天八卦講,商字屬金,而南方屬火,火克金,也就是說宅院大門如果開在南面,不利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