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前發下要居民聚集城市化的通知之後,特事部便開始著手大建設。
就像靈青當初在戰國副本時建設靈邱城一般,特事部擁有著更加現代化、規範化的技術,全國範圍內的城市化舉動並不難。
過了年初八開工,到二月初,這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縣城的面積擴大了數倍,足以容納所有搬遷而來的人的。
當然,哪怕是他們建設的再快,搬遷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完成的。
再者,上靈村不在搬遷之列,因此大家也只是將這事當個茶餘飯後的閒話說一說,並沒有太過關注。
上靈村一眾人的焦點主要是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年前立下的靈官廟。
由於靈宏業的約束,大家一直也不敢向靈青妄求什麼。
如今有了靈官廟後,大家基本上每日裡都會去觀摩一番,當找到自己心儀的法門典籍之後,便可親自抄錄一份。
靈青當初在嶗山學藝時,也是從抄經開始接觸這些的,如今對於大家自然也是如此。
二來,隨著日期的將近,道清觀開觀在即。
雲生道人已早早的向大家宣佈,開觀那天,將請全村人前往奉香祭拜。
大家聞聽也是期盼不已,青雲山往日裡大家見得多了也不甚在意。
後來靈青將其租了立下道觀之後,礙於靈宏業的要求,大家也很少往青雲山跑了。
再到後來,青雲山化作福地,除了從山門進出外,其他地方就只能遠觀,而近前不得。
有人不信邪的想要試試,結果每次信心十足的出發,走到山腳處就忘了自己的目的。
轉了兩圈後,就漸漸的遠離了山腳。
等再回過神來,不是過了幾天自己反過勁來,就是被人提醒後才恍然醒悟。
正是因此,大家對於青雲山如今的變化十分的好奇。
靈青過了年就開始寫請帖,送請帖。
他認識的人也不多,除了自家師兄弟與魯南聯盟的一些人外,就只有幾次副本認識的一些人了。
從黑山副本時認識的法明、王博明,戰國副本認識的張揚和常妙玉,海市副本和之後認識的仇飛白等人。
其餘的也沒別人了。
王博明本身就在金華,平日裡不進副本的話,也都是在學校了授課。
他教的是高三的學生,只教高三。
雖說以他的本事到大學裡當個教授,帶個研究生博士生什麼的也綽綽有餘。
但就他所修的功法來說,教高三的學生更有利。
《考功名錄》,有哪個年級的考試能有高三的多,能有高三的重要呢?
他收到靈青的請帖後,也十分高興,一年多過去了,雖說沒有太多的聯絡,但他對靈青和朱光兩人的感官還是十分不錯的。
上次朱光開觀,他正在副本之中,沒有時間,如今自然也不願錯過了。
至於法明,他是在白馬寺出家的,上次到金華也是有事正巧趕上了。
不過他基本上都在全國境內不斷的搜尋有關玄奘法師的資訊,時常居無定所。
這次靈青只是將請帖送到白馬寺,至於能不能來,他也不確定。
而張揚和常妙玉兩人,早早的就知道了靈青開觀之事,也提前預留好了時間。
兩人十分熱愛演戲,並沒有放棄自己本職工作的意思。
再加上他們先前在戰國副本中拍攝的一些東西,得到了特事部的肯定,將他們的一些影片當做了科普影片。
無論是靈明殿的百家爭道,還是天界開闢之後的神佑人間都非常的具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