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離帶人回到城內,朱元璋率領湯和、鄧愈下來迎接。
朱元璋快步來到鍾離和徐達面前,高興的說道;“你們辛苦了!”
鍾離微微頷首不語,徐達抱拳行禮道:“不敢,徐達幸不辱命!”
朱元璋挽住鍾離和徐達的胳膊,扭頭對鄧愈、湯和說道:“走,走,我們城上說話!”
眾人來到城樓的房間,朱元璋正中端坐,說道;“這件事總算是告一段落了,沒成想臨時接納孫帥還接出問題來了,這讓我實在沒想到。”
鍾離說道:“好在有驚無險!也沒什麼大礙的,以後大哥仁義之名會更加響亮了!”
朱元璋聞聽搖頭擺手說道:“別提了,為了這麼個虛名弄的上下都不安寧,不要也罷!”
徐達問道;“事情解決了,要不要跟郭帥報告一下,畢竟現在我們歸屬郭帥管轄。”
朱元璋點點頭,說道:“嗯,徐達說的有理;天色也不早了,等晚飯後我過去一趟,正好還有些事情要說。”
朱元璋頓了頓,繼續說道;“叫大家過來,一來是事情終於解決了,大家安然無恙;二來是和你們商量商量下面我們該怎麼辦,今天在大營的時候鍾離的話引起了我的注意。”
徐達的職位比湯和、鄧愈高,日常朱元璋不在營中的時候都是徐達主事,所以徐達率先問道:“總管,鍾離說什麼了?”
朱元璋把鍾離說的當前危機給徐達他們重複了一遍,說道;“鍾離交際廣泛,資訊渠道也多,遠比我們得到的資訊更廣,所以我對鍾離的判斷還是很認同的。因此,我想問問你們,在當前的情況下,我們下一步如何行動。”
朱元璋突然丟擲這麼大的一個問題,徐達他們三人陷入思索當中,事關未來大局,他們絲毫不敢輕怠,所以言語上也不敢輕易妄言,免得影響到朱元璋的決斷。
三人正在思慮中,唐建帶人把晚飯送了上來,朱元璋招呼大家先吃飯,邊吃邊聊。
席間,朱元璋嚥下一口菜,對鍾離說道;“原先給你講的,方便的時候幫我問問,哪怕我親自去都可以的。”
鍾離點頭答應,說道;“大哥放心,我記得;沒事的話這幾天我就動身。”
徐達說道:“總管剛才問道下一步我們的打算,我先拋磚引玉,粗淺的說說我的想法。”
朱元璋點點頭,說道:“應該這樣,暢所欲言的說。”
徐達沉吟了一下,說道;“根據鍾離的判斷,眼下最為迫切的還是應該招兵買馬,不說別的,就說和州和滁陽兩地我們的兵力就捉襟見肘了。同時,我們還要低調一些,雖然和州、滁陽一些偏遠的地方還未清剿乾淨,這時候也不適宜大動干戈了。從長遠看,如果我們擴充兵力,那麼糧草也就是個大問題了,下一步我們要有充足的糧草供應才行,否則還不如不擴充人馬。我眼下就想到這麼多,不知道對不對,請總管指教!”
朱元璋說道:“沒什麼對不對的,現在就是讓大家暢所欲言,具體下一步如何行事,我也沒有清晰的想法。”
鍾離介面說道:“我倒認為徐達說的沒錯,先確定大方向,然後再細化執行就是。行軍作戰針對的是當前,現在相對平穩,謀劃一下未來可以為將來發展確定方向。”
朱元璋點頭說道;“的確如此,以前都是活在當下,謀取自保,現在有了一些地方。為了更好的活下去,就需要有計劃,有規劃了,再也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做事了。”
眾人聞聽頻頻點頭同意,湯和說道;“我們如果擴充人馬會不會引起郭帥的不快?還有其他大帥。”
眾人齊齊看向朱元璋,想聽朱元璋的意見。
朱元璋看大家都看自己,笑道;“你們看我做什麼,我剛才說了,只要是符合我們發展的都在考慮範圍之內。至於父帥和其他大帥怎麼看,到時候我再解釋就是,先幹起來。”
見朱元璋並不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徐達幾人立刻喜形於色,其實他們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發展過快了,會引起郭子興的反感,雖然朱元璋是他郭子興的女婿,但畢竟不是親兒子,這裡面還是有些差別的。
鄧愈說道:“剛才聽總管說鍾離的人際交往廣泛,我突然想到一個點,我們的斥候隊伍是不是也應該加大。先前更多是注重軍事方面的,以後對朝廷動向,其他紅巾軍的動向也應該加大搜尋力度。”
朱元璋點頭說道:“鄧愈這個說到我心裡去了。比如這次我們攻擊和州和滁陽,某種意義上是鍾離說的一些訊息判斷讓我下的決心。這些都是我們現在不具備的,當然也不是一個人都能做到的,以後如果隊伍擴充了,事情恐怕會更加複雜,也不能都值著鍾離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