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四十一章 退卻之敵

在朱元璋攻取和州之時,假扮朝廷使者趙繼祖率先說道;“鎮撫,既然孫德崖部的責任是鎮守雞籠山到煙墩山一線,如果他的防線除了問題,濠州公事堂自然會拿他問罪,我們現在操心他孫德崖未免有些越俎代庖了。”

朱元璋答道:“繼祖,你說的話沒錯,但是我剛才講到唇亡齒寒,你們想想,如果孫德崖能防守住雞籠山到煙墩山一線自然是好的;問題是他如果守不住怎麼辦,我們和州到時必會面臨圍城之戰的局面,況且和州如果真的到為朝廷大軍圍困之時,你趙繼祖可敢保證能擊退朝廷大軍嗎?即便是到時候公事堂追究他孫德崖失地之責,那我們又有什麼好處呢?這時候我們不能只計較眼前的利益,眼光要放長遠一些;雖然我們和孫德崖有些罅隙,但不是這個時候要考慮的問題。”

眾人見朱元璋否了趙繼祖的意見,自然就不能在考慮孫德崖守得住守不住了,而是要考慮孫德崖守不住後和州守城之戰應該如何進行。

徐達此時問道;“鎮撫,孫子有言,兵力高於對手三倍才可以攻城,高於兩倍只能圍城,如果朝廷大軍攻破了孫德崖的防線,到和州城下的人馬會有多少?我想這個問題也很關鍵。”

朱元璋聞聽頻頻點頭,說道;“徐達說的切中要害,但我不能答你,首先,我得到的訊息是他們正在聚集,其次,到開拔之時會有多少我現在還沒有辦法得知;第三,按照你講的,如果高於我們三倍之上如何應對,低於三倍如何應對,我們都要考慮完備,到時候才能一一針對實施。”

徐達聞聽不由的有些著急,繼續說道;“鎮撫,這樣考慮是不是過於操切了,俗話說軍情第一,不管我們自己的還是對手的,我們首先能知道具體的數字才能針對性的制定作戰計劃,現在我們一不知道朝廷會派多少人來,二不知道能否突破孫德崖的防線;三不知道來到和州城下會有多少人,我們現在就制定對應的策略是不是為時過早了。”

鍾離聽到徐達的話也認為現在著急制定對策有點過早,但鍾離也知道朱元璋的焦慮和擔心是什麼。

一個主帥自身壓力再大也不能在部下面前顯露出來,否則主帥一亂整個大軍就會亂起來。

朱元璋點點頭,說道;“徐達認為現在不急於制定對策,其他人以為如何?”

朱元璋說的是未雨綢繆,徐達講的是軍情第一,二人說的都有道理,但在會議上既然朱元璋說了要充分討論,其他人也紛紛講起自己的意見。

耿再成接著說道;“我認為鎮撫和徐達講的各有各的道理,如鎮撫所言,現在具體來敵多少還不甚清楚,但仍不妨礙我們我們按來敵攻城、圍城來做預案;如果到時來敵三倍於我,我們可以及時選擇攻城的預案來對應;反之,我們可以選擇來敵圍城的預案來應對,這並無不可;

徐達所講的軍情第一,是考慮到孫德崖如果擋住了朝廷的人馬,我們就不用在準備防守,可以按照鎮撫所講的向東進發而做出佯攻集慶的態勢來支援張士誠;如果孫德崖擋不住朝廷的人馬,我們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看來敵多少來應對。

我認為都有各自的道理,如果一定要說差別,鎮撫是針對性的來說具體的辦法;徐達講的是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辦法。”

···················································鄧愈介面說道:“剛才我聽鎮撫曾提到一點,說朝廷大軍圍剿張士誠之時,聚集的和州退卻之敵會重新來攻打和州,如果順著這個思路考慮的話,是不是朝廷大軍攻擊張士誠是否得手會影響到和州的退卻之敵攻擊和州的想法;或者說這次退卻之敵之所以會重新聚集就是因為朝廷會派軍來圍剿張士誠,如果再向下考慮的話,張士誠如果能阻擋住朝廷的大軍,那我們和州是不是就不會受到攻擊了?”

徐達考慮問題比較遠,對鄧愈的說法頗為感興趣,於是介面說道;“鄧愈你講的又是一個新的角度,而且我認為你考慮的還是很有道理的。從當前朝廷軍隊的戰力來看,已經遠不及立國之初;遠的不說就說劉福通的紅巾軍和朝廷的大軍對戰了幾次,朝廷大軍皆被劉福通所敗,所以依次來推斷,這次朝廷派軍來圍剿張士誠,實際情況未必像徐州那樣,也有可能朝廷大軍被張士誠所敗;那麼如果看到朝廷從西域調來的大軍都如此不堪,那麼和我們做過戰的和州之敵他們的戰力我們清楚,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還有膽量來奪取和州嗎?”

聽眾人的說辭,朱元璋意識到自己有些操之過急了,說道;“按照大家剛才的說法,所有的一切都是未定之數,如果這樣來看的話,現在摸清各方面的動態最為關鍵了。”

朱元璋的話音剛落,鍾離介面說道;“大哥,您有和州周邊的態勢圖嗎?”

朱元璋聽鍾離要地圖,指著案邊的一個卷軸說道;“這個就是,你想做什麼?”

鍾離拿過卷軸開啟後認真觀看起來。

鍾離打斷了朱元璋的話,後面自然也沒人再說朱元璋原先要制定和州攻防的策略有些著急了。

李善長這時說道;“由此可見,我們軍情偵查方面的力量要有所加強才是,現在我們的應對局面還只是和州周邊,如果將來所佔之地更大了,對對手的情況不瞭解,要吃大虧了。”

朱元璋接過李善長的話說道;“這方面善長大可放心了,這一不足鍾離已經幫我們補上了,雖然還沒見到成效,但已經開始做了。”

李善長驚訝的看了一眼朱元璋,說道;“這件事鍾離辦的好!將來能用到大用處的。”

朱元璋這時對李善長的話深以為然,自己對對手完全不清楚,兩眼一抹黑,只能應對性的進行防禦,而不能實現戰略上的主動。

鍾離認真看了看態勢圖,對朱元璋說道;“大哥,我突然有個想法不知道對不對?”

朱元璋接話說道;“今日就是要大家來充分討論的,不管對不對,先說出來看看,讓大家共同參謀一下。”

鍾離點點頭說道;“大家之前只是想著孫德崖部能否擋的住和州退卻之敵的反攻,我想說的是,如果他們不走孫德崖部的路線呢?另外,李文忠帶著五千人離開和州接收廬州馬場,然後鄧愈再帶走五千人開闢糧源地和打通糧道,這些動作朝廷的人多久會得到訊息,或者說會不會得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