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的大營駐紮在一道山樑的下方,兩側是陡峭茂密的樹林,山樑的底部有一道溪水在大營旁流過,不用擔心出現三國馬謖在山上紮營導致沒有水源的問題。
山樑上駐紮著崗哨,一旦發現敵人可以第一時間示警,同時在山樑下紮營還有隱秘的作用。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鍾離和柳軍勘測完畢周圍的地形回到營中。
常遇春邀請鍾離到中軍大帳,兩人落座後常遇春說道;“鍾兄弟,我按照隱藏行跡的原則把大營駐紮在溝底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鍾離笑道;“常大哥在這方面是行家,我就不用隨意置喙了。”
常遇春連忙說道;“鍾兄弟萬萬不要客氣,我這也是邊學邊用,從來沒有老師教授,對與不對的也沒有什麼根據判斷。”
鍾離說道;“常大哥,你認為歷史上的名將中或者說歷代王朝戰功赫赫的將軍有幾個是有過老師教授的,又有幾個是天生的將領的,我認為沒有幾個,除了一些世家之外,大多都是在戰爭中不斷磨礪積累經驗,慢慢成為將領的。
旁的不說,就說常大哥這次的駐紮,首先考慮到了隱蔽,其次山區靠近水源駐紮,第三,易守難攻之地;我認為選擇駐軍考慮到這三點已經很好了,如果是我的話,我也想不到比常大哥選擇的地方更好的地方紮營了。即便是在溝底紮營容易被人搶佔制高點,但我們這裡距離山樑之處不過三四百米,山樑上還有一對兵士在警戒放哨,這樣也彌補了在山樑底部紮營的不足,我想之所以常大哥這麼選擇也是首先考慮到隱蔽的問題。不知道我這麼說是不是常大哥心中所想的那樣。”
常遇春聞聽,連連點頭,說道;“一點都不錯,正如兄弟所言,哈哈哈~,這麼說來我選擇在此處紮營鍾兄弟是認同的了?”
鍾離笑道;“如果是我,我也會如此選擇!”
常遇春連連叫好,說道;“如此,我就放心了!”
鍾離正要說話,帳外突然有兵士來報,說營門外有人找鍾教頭。
鍾離對兵士說道;“讓來人進來,勞煩兄弟再通知一下柳軍到這裡來。”兵士連成不敢,答應一聲後施禮退出帳外。
鍾離主動對常遇春說道;“估計是派出去的探馬斥候有訊息過來了。”
很快柳軍和一個身穿百姓服裝的漢子在帳外報進,得到允許後,柳軍二人一前一後進到帳內。
穿百姓服裝的漢子緊走進步距離鍾離不遠處站住抱拳施禮道;“教頭,按照原先教頭要求的,兄弟們已經沿路準備完畢,最前面的兄弟已經到了長豐縣城附近,一旦有什麼訊息會及時傳遞給下面的兄弟,然後儘快傳到這裡來面呈教頭。”
鍾離聽完說道;“好,我知道了,讓兄弟們注意安全;柳軍,你還有什麼意見嗎?”
柳軍聞聽答道:“教頭,屬下以為靠近長豐的兄弟最好多增加一個,避免萬一前面的兄弟暴露,訊息不能及時傳遞回來,這樣容易耽誤大事。”
鍾離皺了皺眉,對柳軍說道;‘’你說的有理,是我考慮不周了,只是按照實際間隔距離來安排人手的,也就帶了這麼多,現在如果前面多派人,中間要拉長距離了,這樣間隔太久更容易出問題。”
柳軍答道:“無妨,我接最後一棒,訊息傳過來以後,我親自送到教頭手裡。”
鍾離想了想說道;“好吧,那就辛苦你了。”
柳軍連忙答道;“敢不效勞!如果教頭沒有其他事情,我們就去了。”
鍾離點頭示意,柳軍二人施禮後出了大帳。
隨後幾天基本無事,常遇春除了巡視大營就是和鍾離閒聊,好在這些天天氣也不錯,山裡的溫度比山外要低,可以說是涼爽宜人,好的天氣讓大營中的兄弟們心情頗為舒適,除了日常操練,執勤以外,可以說過的非常愜意。
這一日,鍾離和常遇春正在帳內閒聊,突然有兵士來報,說和州方面有信使過來。
鍾離讓來人進帳說話,很快兵士帶著一個信使來到帳內,信使從懷中拿出一個密封的竹筒雙手遞給鍾離,說道;“啟稟教頭,總管派我等前來送信,總管講事情有些變化,詳情在信中已經說明;總管命令,如果教頭看後有什麼意見,我等可以帶回給總管。”
鍾離點點頭,說道:“你先去休息休息,喝點水,我看後自會再找你。”
信使答應一聲,抱拳施禮後離開大帳。
鍾離仔細看了看竹筒的封口,密封的很嚴密,封口有蠟封和朱元璋的印籤。
鍾離從桌上拿起一個挑蠟燭的細鐵釺子,撬開竹筒的封口,從裡面倒出一封信來。
鍾離開啟信,認真看了一遍,然後把信遞給常遇春。
常遇春沒有接,說道:“此等機密之事,是總管給兄弟你的信,我看了不好吧!”
鍾離伸了伸手說道:“常大哥是自己人,自然沒有什麼不方便的,而且書信中的資訊講的情況也關係到我們,常大哥自然可以觀看,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