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真相陳曉很快便弄清楚了,說來說去還是為了利益。
李世民是極其不願意同吐蕃打的,難打是一方面,雖吐蕃高原反應極其嚴重,但大唐精銳之師也不是不能打。
最主要是打完之後,還得派自己人去守著,這就相當的麻煩了,中原多平原,去了吐蕃之後也很難守,那地的氣候一般人可適應不了。
況且吐蕃不適合種糧食,多是遊牧畜牧,比突厥還難適應的多,打仗收穫太少了。
現在吐蕃既然不主動挑釁大唐,態度還頗為謙卑,能帶給的利益也不少,李世民自然也願意給吐蕃幾分面子。
至於女人,能帶來利益,他們也沒什麼不願意的。何況松贊干布年輕有為,以男人的視角,他們不覺得會有人不願意。
陳曉不知怎麼評價他們的想法,總歸還是沒有將女子的地位放在跟自己一樣的位置,對於女子有些居高臨下的高傲,當然不會以女子的角度看問題。
他們不覺得讓女子去和親是一件什麼不好的事,畢竟和親的物件都是國王,也不是什麼老頭子,也不是暴虐的人,他們還能有什麼不滿意的?
但他們是真的不知道嗎?陳曉不覺得。
他們的思想都是這個時代限制的,大唐已經算是極為不錯的了,女子已經是比較有地位的,後面的朝代還有更誇張的。
……
陳曉第二日準時邁入朝堂,見到他的人皆面露驚訝,也有人趁機想多與陳曉這個炙手可熱的新任國公,還好陳曉來朝堂的時間卡的比較準,他們也來不及同陳曉寒暄,陛下便來了。
李世民看到陳曉前來,一點都不意外的樣子,意味深長的瞧了陳曉一眼,陳曉笑笑也不多話。
今日的朝堂上很是平靜,李世民也沒有特意叫陳曉發言,陳曉也不多說,這事也不是能現在在朝堂裡講的。
下朝之後,陳曉也不用人吩咐,自發的跟著李世民回了甘露殿,宮中侍人都極有眼色,沒有人來攔他。
進入殿中,李世民輕哼一聲,淡淡開口。
“終於捨得從你家走出來了?”
陳曉笑了一聲,也不與李世民多客套,按照規矩行了禮便自發站了起來,顛顛的走到了李世民跟前,殷勤的端茶倒水。
“陛下不厚道啊,答應臣的三個月假期,這都還不到呢!”
李世民聽他一提這事,就有火上來了!
“朕說給你放假不假,只是不讓你上朝,你倒好,兩個月了徹底什麼都不管了?”
陳曉也不多與李世民深聊這個話題,將自己的來意直截了當地問了出來。
“陛下是如何想的?”
這話問得頗有些沒頭沒尾,但陳曉知道陛下絕對能理解了自己的意思。
李雪雁來滕國公府不知道有沒有陛下的手筆,但至少她來滕國公府的目的,陛下不可能不知道。
第二日陳曉便上了朝意思也很明確,陛下自然知道他問的是和親的問題。
“朕打算封李氏為文成公主,於六月和親吐蕃,到時候金佛便是陪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