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4章 故土難離

雲中商行的食坊,除了在城中出售,更是僱傭大批人手,深入各處鄉鎮,售賣蝗餅。

農民們仔細一算,一塊蝗餅只要兩文錢,一日吃一塊,勉強不會餓死,這可比吃自家糧食便宜多了。

一升米便能換來二十塊,足夠一家老小,吃上四天。一升米,煮成稀粥,也只能勉強撐到三四天。相差不大,但蝗餅的味道,卻遠比稀粥好吃不知多少倍,關鍵是還能頂餓。不像稀粥一樣,喝下去,不過半個時辰,肚子便咕咕叫。

雲中食坊的流動車隊,每過幾日,便會來一次鄉村。除了出售蝗餅,本身還擔負著另外一項任務。那就是宣傳徵北軍的土地政策,吸引農民們,前往草原開墾。

一開始,這麼做的效果並不大,農民們的地就在這裡。有一些,已經耕種了好幾代人,先人墳墓祖祠,都在這裡。

儘管雲中食坊把徵北軍治下,吹得天花亂墜。可農民們依然不為所動,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狗窩。只要生活過得去,誰也不想背井離鄉。

但現在,農民們已經慌了。待到九月初,便是官府催收賦稅的時候。朝廷依然沒有下達免賦稅的政令,他們家中的餘糧,本就沒多少了。若是再繳納上去,一家人就要喝西北風了。

此時,再聽雲中食坊的宣傳,心中頓時有些意動。若是官府真的來催逼賦稅,大不了攜帶一家老小,跟著雲中商隊離開家鄉。

既然都活不下去了,農民們也沒有那麼頑固迂腐,坐在家中等死。但凡有活下去的希望,即便是天涯海角,那也去得。

時間很快便到了九月初,若是往年,此時田裡的莊稼,早已收割完畢。但如今經歷旱災蝗災之後,絕大部分人的田裡,已經顆粒無收。

但讓農民們絕望的是,官府到底還是派來了稅吏,前來通知。要求農民們在九月中旬前,將他們所需繳納的賦稅,送到縣城。而農民所謂的賦稅,便是糧食。

這時候,許多人已經顧不得那麼多了。當雲中食坊的馬車再次前來,每個村莊,便有數十上百人擁擠在馬車邊,報名前往草原。

雲中食坊也沒有任何顧忌,在登記了名單後,便讓他們立即回家收拾一番,隨馬車而行。

如此大規模的人口外逃,那還了得。村正里正驚慌失措的前來阻攔,但云中食坊也不是好惹的。護車隊哐當一下拔出佩刀,頓時嚇得他們連滾帶爬的逃跑。

很快,事情便捅上了縣城,縣令哪裡敢怠慢,連忙帶著縣尉等一眾兵馬,趕來攔截。

但面對雲中食坊,縣令頗為忌憚,不敢用強,各種威逼利誘,也無法讓他們屈服。

反倒是雲中食坊,理直氣壯的說是,朝廷允許他們在關中遷徙人口。若是地方官府膽敢阻攔,便是抗命。同時,還要面臨徵北軍的怒火。

這一通恐嚇,頓時讓縣令更加不敢妄動。一面派人上報郡府,一面攔住車隊,拖延時間。

此事很快上報太守,太守得知此事,連忙召集僚屬商議。對於雲中食坊的所作所為,無疑是動搖了他們的根本利益。若是人沒了,那賦稅從何而來?兵源又能從哪徵召?

總之,他們想要維護自身的統治,便需要大量的人口,有人才有實力。如今徵北軍公然挖他們的牆角,豈能讓他們如願?

不過,對方畢竟是徵北軍,霸道蠻橫已是出了名的。僅憑他們一郡之力,根本不是對手。更關鍵的是,聽說朝廷也站在他們那邊,這可不妙。

於是,太守們紛紛上書朝廷,詢問此事是否為真。一面調兵遣將,全力阻攔雲中食坊,帶走治下百姓。

沒過多久,朝廷也收到了各郡送來的書信,頓時大感頭疼。之前為了向李戩借糧,答應了他遷徙關中人口的條件。

原本以為,他招攬了近十萬人之後,便會停手。畢竟養活十萬人口,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可現在,李戩竟然把手伸向了關中各地鄉里,慫恿農民們遷徙,這分明是要挖了關中的根基啊。

你李戩招攬城中的無業遊民,失地流民,我們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這些人無法納稅,只是累贅而已。

而農民是最重要納稅物件,朝廷官府能夠維持下去,全憑農民繳納的賦稅。沒有了他們,賦稅便要減少,最終導致入不敷出,難以維持。

可現在倒好,你李戩讓農民們拖家帶口,捲走了本應繳納官府的賦稅,這完全是不給朝廷官府活路啊。

眾臣商議良久,不知該如何是好。若是與雲中商行硬抗,又怕得罪了李戩。可若是不將農民攔下來,那就真的是人財兩失了。

唯今之計,除了與李戩翻臉,便只能採取其他辦法,從農民這邊下手了,先把他們穩住再說。

於是,朝廷立即採取措施,宣佈今年免除賦稅。當地方官府得到這個訊息後,不由一陣心痛。百姓是免了,可官府還需大量錢糧維持,沒了賦稅,來年,他們拿什麼支付俸祿?拿什麼供養軍隊?

但朝廷既然下了旨,地方官員,也不好違抗。當即向跟隨雲中食坊離開的百姓,宣讀朝廷政令。

一聽免除了賦稅,許多農民頓時心生動搖。雖然在這裡過得很苦,但至少還有田地,周圍也是鄉里鄉親。再想辦法熬過這個冬天,也許明年就能安穩了。

抱著對未來的希望,許多人紛紛選擇了放棄遷徙的打算,拉著傢什,牽兒喚女的回家。

雲中食坊的車長,知道勸不住,也沒有過多挽留。既然不願去草原,那就繼續待在這裡受苦吧。

反正,徵北軍的政策已經在關中廣為流傳,待到他們撐不下去,自會主動遷徙徵北軍治下,倒是省了他們的人力物力。很快,他們便帶著為數不多的百姓,繼續前行。

地方官府見勸回了大部分的農民,也就沒有再為難雲中食坊,當即撤兵離開。

很快,官府便下達了遷徙禁令,嚴令地方里正,加強對鄉里的管制,勿要讓百姓擅自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