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學府大門,劉知一還在回想著今天被扇樂誣陷的事情,假設沒有紀山海的幫助,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自己該怎麼辦。
想來想去,或許只有自己強大到別人不敢招惹,甚至敢於像是江湖中人一樣,用拳頭來解決恩怨,才能避免被這樣糾纏。
但如果是“生死鬥”那種方式,又似乎太嚴重了。
說起來,紀山海他們就真的完全不怕扇樂那一夥人。
紀山海的國武八學已經全部練到了第四層,他應該會成為最早突破武道第三境的同學。這恐怕要歸功於他對國武八學的要義,領會得極為深刻。哪怕“小冥幫”那一夥人經常嘲諷他在文試上是萬年老二,也改不了他武道上戰力第一的現實。
在劉知一看來,一身正氣的紀山海,就算是“小冥幫”的所有人一起上,也打不過他。
跟紀山海很要好的朱朝宇,練的是金石嶼的“金石功”,實力也是深不見底。
不過劉知一最羨慕的是衛搖天,他那一手來自扶柳居的鎮派武學——“古木掌法”,精妙絕倫,是天階五品的功法,有二十四層,只這一套掌法,都足夠修煉到武道第五境了。
連紀山海都說,衛搖天的潛力比他大得多。
看到官道兩邊,古樹參天,劉知一想象著這些樹木就是衛搖天的一招一式,一邊走,一邊朝著它們比劃起“勇武拳”來。
如果有一天能打敗他們,那才能證明自己的《劉氏祖訓》,到底是多麼了不起的,無用之大用的東西!
雖然《劉氏祖訓》裡的好多東西,他們半天都學不會,還嫌囉嗦。
但只要自己身道有成,到時候教授給他們,換他們的武學,應該是合情合理,劉知一光是想著,就開心得不得了。
眼見四下無人,露出了孩子天性,在寬敞的官道上,蹦蹦跳跳地往前走。
走了好一會兒,迎面來了五個騎著馬的少年,三男兩女,幾乎都是十六七歲的樣子,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間一個穿著綠色衣衫的女孩兒,秀美絕倫的臉蛋,配著一把綠色劍鞘的長劍,英氣十足。
那綠衣少女看到劉知一,飛身下馬,走到劉知一身邊,問道:“小弟弟,你知道不知道武德鄉白頭村在哪裡啊?”
劉知一想了想,指著他們身後道:“你們走過了,倒回去,沿著這條官道,再往前走個四五里路,看到右手邊有棵老將軍樹,有三尺來粗的那一棵,就在那右轉,有條小路,沿著它一直走,大概有個兩三里路,就到白家村了,過了白家村再往前走,就是白頭村。”
那女孩兒見劉知一介紹得很是清楚,高興地問道:“謝謝你啊,小弟弟,那你聽說過這附近哪裡有礦井嗎?”
劉知一搖搖頭,道:“沒有聽說過。”
那女孩兒點點頭,道:“好,那謝謝你啦。”
說罷,又上了馬,和另外興高采烈的四人往劉知一說的那個方向趕去。
劉知一看著官道上縱馬疾馳的五個人,也不知道他們是去幹什麼,喃喃道:“這麼好看,應該不是壞人吧!畢竟,現在可是太平盛世呢!”
看了看腳下的路,劉知一不禁想起了楊懷夫子所講的,這些官道的歷史。
在無雙王朝時,官道是不允許百姓們通行的。
但到了天武國,這一規定就廢除了。
當今皇帝陛下武天下說:“大路朝天,天下的路,就是給天下人走的。”
不僅如此,天武國的“聚異閣”中的修靈者,還用土靈靈術開始修建官道,到後來朝廷甚至聘請了江湖勢力“萬法宗”裡的修靈者,也加入到了天武國官道修建的宏偉使命之中。
這樣一來,連工程“偷工減料”的擔憂,都省了。
而“萬法宗”也因為這一功績,得到了朝廷的大力扶持,一躍成為三個靈道頂尖勢力中的最強勢力,讓無數江湖勢力眼紅,更讓無數平民百姓讚不絕口。
官道通,百業興。
單單就這一項政令,就讓原本全國三十三鎮“城內富足,城外貧苦”的景象大有改觀。很多鄉、村也就在天武國建國後的這短短三十年時間裡,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生在這樣的國家,誰能不驕傲自豪呢?
又走了好一會兒,眼看天色不早了,劉知一就蹲了下來,將綁在腳上的沙袋檢查了一下,又緊了緊,這才開始施展起越武步,全力以赴地跑了起來。
聽著耳邊呼呼的風聲,劉知一回想起了小時候,劉繼道帶他去山裡玩,讓他抓著飛劍,然後劉繼道用“御物”的手段控制著飛劍,將劉知一用飛劍拖拽著,在林中飛來飛去的事情。
當時劉知一被嚇得半死,也不敢鬆手,劉繼道則玩兒似的,說劉知一這麼小就體會到什麼叫“御劍飛行”了。後來劉知一開始使性子發脾氣,劉繼道怎麼哄都沒用。
想著想著,劉知一搖了搖頭,將思念化作動力,逼著自己再次加快了腳步,想試試今天能否在速度上再有一些突破。
他沒有注意到,扇樂、楊洛、申何求、慕容若和李勳五人,正遠遠地跟在他身後,拼命地追趕著,這五人也都是“小冥幫”的元老。
申何求是大當家、二當家是楊洛、三當家是扇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