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剛落,布衣少年將刻刀換到了左手,身上氣勢暴漲,白光瑩瑩,驚得身旁的洪闕等人連連後退。
“要出手了!”
“老大!”
“可以大飽眼福了!”
“真的是激動人心的時刻啊!”
不殺幫的眾人,統統都興奮了起來,但是也都是在連連後退,特別是劉知一身後那些人,用潰逃來形容也不為過。
劉知一雖然對布衣少年的話莫名其妙,正有無數的話想追問,但是,布衣少年身上那催動到極致的內力,已經昭示著他要出手了,劉知一隻得進入了戒備的狀態,仔細感受著四周氣息的變化。
蓄勢待發的布衣少年,並沒有急躁地衝過來,而是緩緩地走向了劉知一。
劉知一想了想,緩緩後退,與布衣少年保持了一定的距離。
看到這一幕,不殺幫的眾人都驚呆了,紛紛開罵。
“這他孃的還能退?”
“太慫了吧?”
“要退到什麼時候?”
“你他孃的站住!”
眾人雖然是在叫罵,但是卻也跟著劉知一在往後退。
劉知一這樣的選擇,自然是有他的考慮。
剛才陳打劈出的那兩刀,明顯不是國武八學的招式,到底是什麼,劉知一無從得知。甚至,陳打修煉的到底是不是武道,劉知一也不敢確定。
但是,對方既然決定出手,那在戰鬥中,對方的每一種選擇都應該是為了獲勝。
就像自己的戰勁,如果要使用第三層的話,那也是需要蓄力的。
而對方提前催動內力,也像是一種蓄力。
那就說明,對方想要使用的,是威力極大的一招。
而且,或許是因為某種原因,只能在近距離使用,並不能遠端施放或高速突襲,所以才會選擇緩緩逼近自己。
既然不是公平切磋,更沒有什麼擂臺的限制,劉知一覺得,自己大可不必順著對方的心意來,哪怕浪費對面一些內力,也是好的。
倒退了十來步後,布衣少年周身白光消散,開口道:“有點小聰明!既然如此,還是接我這一刀吧!”
說完,陳打舉起了手中的刻刀,驟然加速,撲向了劉知一,速度極快。
劉知一感受到,或許,連自己一直以來引以為傲的身法,都沒有眼前這個布衣少年快。
如果只是用身法閃躲,反而會很危險!
倉促之中,劉知一選擇了正面迎戰。
陳打手中那短短的刻刀刺向了劉知一的咽喉,黑色的刻刀上,閃耀著妖異的光芒。
一寸短一寸險,劉知一不敢貿然以四海枯的棍法纏鬥,只能先自右往左掃出一棍,用上了一招仁武棍裡的“一視同仁”,試圖逼退布衣少年,同時自己也往後躍出一步。
一道棍勁如水波盪漾,逼向了布衣少年。
而布衣少年身形驟然放慢,同時收回了刺向劉知一咽喉的那一刀,變作輕輕往斜下方一劈,一道鋒利之極的刀氣劈了出來,動作行雲流水。
在劉知一棍勁的阻擋下,那道刀氣只是稍稍一遲,便將劉知一的棍勁斬斷,殘餘的刀氣乘風破浪般劈向了劉知一。
正在後退的劉知一已知不敵,好在那一招“一視同仁”也算是收招完畢,便用握著墨竹的右手,順勢反手一砸,以墨竹的尾端砸出一棍。
那一往無前的刀氣,倒是也被砸散了幾分。
而劉知一,也已經無奈地用戰勁護住心脈,生生地捱了這一刀。
最先感受到這刀氣之鋒利的,是劉知一的手掌,隨後便是自己的右臂、右肩、胸膛、左腹,這些地方都傳來了鑽心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