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邊口鎮落腳第一日,李三水展現出驚人的記憶力,掙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錢。
拿到十個貝幣的那一刻,李三水哭成了淚人。
而李家最小的么妹,僅憑著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運氣,就躺賺了一百二十個貝幣。
這一晚,除了李大石,一家人都睡了有史以來,第一個最最最安生的覺。
天不亮,李大石聽到院子裡有動靜起來。
看著夥計劈柴,李大石興奮的過去:“小哥,你們掌櫃的差人做雜事不?”
小二笑著擺手。
“大石兄弟,醫館有的是學徒,雜事從來不興請人的。”
李大石敗下陣來。
在小哥那討了些水,又拿小樹枝,他資料把牙剔了剔,然後喝一口水,使勁的漱上一陣,最後咕咚嚥下。
缺水的時候,大夥都是這樣刷牙漱口。
只有那些有錢人家的公子小姐,或許才能不喝漱口水。
“大石這是要上哪?”
起來的王氏,看到大兒在擦臉。
“娘起來了?我想出去找找活做。”
“大哥,等我、我也一起去。”李三水追出來。
“你去幹啥?你在醫館就能找著活。”
李三水尷尬笑笑。
“昨兒,是醫館實再忙不過來。平日裡,醫館都不興僱人的。”
像醫館、繡房這些,但凡是能讓人學得一技之長的地方,有的是學徒做事。
比如醫館,不僅不發工錢,學徒們還得交月錢給醫館。
再加上學徒們又都是師傅,精挑細選出來的,手腳勤快,腦子又好使。
如果不是昨兒醫館一時忙不過,他哪裡會有學認草藥的機會。
“那就一起去吧!”李大石點頭。
王氏吸了吸鼻子,拿布沾了水,給兩個兒子擦臉。
“你們在外,一定要相互幫襯著。大石,出門在外,脾氣收斂著些。三水腦子好使,多聽三水的。”
“三水你多看著些大石。如果找不著活,你兩也別在外面呆太久,趕緊回家來。”
李大石沾水抹頭。
他們都很久沒有洗頭了,只能著點水,把頭髮弄伏貼些。
至少看起來,乾淨利落。
“娘,您放心吧!我十九歲了,不是小孩了。”
王氏默默點頭。
是啊,大石今年都十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