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房裡,聖金淵看著手裡的奏摺,臉色越來越難看,“放肆,混賬,貪心不足。”聖金淵把奏摺狠狠的摔在了桌案上:“傳輔帝。快。”聖金淵的氣臉色通紅。
侍從不敢怠慢,急速的向著鳳凰殿急行。
“殿下,陛下急召。”可兒快步走進來。
“來了。走吧。”瑤光起身抬腿就走了出去。御書房門外看見了總管太監,李玉。
“殿下,陛下大怒。似乎是寧國公。”李玉小聲提醒道。
“我知道。”瑤光拍了拍他的手,以示安心。就抬腿走了進去。就看見滿臉怒氣的聖金淵。瑤光看著地上跪著的工部尚書和兵部尚書淡淡道:“起來吧。”
兩個大人顫顫巍巍的起來,眼睛偷瞄著聖金淵和鳳凰。
鳳凰抬腿上了丹陛,拿起那份奏摺,看了一遍,冷笑道:“膽子不小,侵地,殺人,驅逐住民,收保護費,受賄,囤積兵器,這是要造反麼?”
“鳳凰,朕自認為對寧國公不薄。為何他還是如此。”聖金淵咬牙切齒。
“慾壑難填,江離國的時候,他可是一方諸侯,這些習慣改不掉的。能有今日不足為奇。寧國公案,已經不僅僅是侵地案了,這已經是預謀造反了。誰給他的這麼大的膽子。”瑤光放下奏摺:“兩位大人說說吧。”
“回殿下,寧國公在晉州,侵佔良田十數萬多畝,導致十數萬居民流離失所,流民上萬民書,卻造府衙大肆屠殺,不僅如此,還屯造兵器戰馬數量可供兩萬人使用,受賄目前能查到的有一千萬兩。順天府府衙在這十日內,居然接到六波人證前來報案,其中兩位還是寧國公的隨從。證據確鑿。因為寧國公是陛下親封的侯爵,順天府已經無權繼續查證。”工部尚書道。
“出了這麼大的事情,怎麼是工部和兵部來報,戶部幹什麼去了?”瑤光淡淡地道。
“哼。”聖金淵冷哼一聲.
“陛下,這三司會審是逃不掉了。寧國公的案子牽扯皇族,需要皇族坐鎮,這人選。。。”瑤光停了一下。
“傳旨,寧國公案,三司會審,讓丞相坐鎮。任何皇子不得參與其中,宣丞相覲見。鳳凰,你督審。”聖金淵道。
“父皇,兒臣也是皇族,這件事只怕沒那麼簡單,兒臣應該避嫌,讓丞相和中州御史大人一起吧。”瑤光道。
“就聽你的,記住朕要實情。”聖金淵擺擺手。
瑤光留了下來屏退了眾人:“爹,有丞相坐鎮,御史複審,三思坐鎮,這個案子一定會水落石出的,我擔心的是,這件事會不會牽扯到皇家。”
“你是說暉兒?”聖金淵看了看瑤光。
瑤光沒有說話,只是皺眉點點頭,聖初暉就算再劣跡斑斑,終歸也是聖家人,自己還是不願意。
“但願他不要牽扯進來,不然這謀逆的罪名他也是擔不起的。”聖金淵嘆了一口氣。
寒清殿裡,聖初暉來回走著:“大哥怎麼辦,寧國公要保不住了。”
“我能怎麼辦,我早就告訴你,讓寧國公收斂著點,可是你們就是不聽。如今這個局面,怎麼可能還有迴旋的餘地。”聖初雪陰寒的看著聖初暉。
“我就不明白怎麼會從寧國公的封地走出來六個原告,你是怎麼交代他的。”聖初雪疑惑道。
“那些原告是被江湖勢力護送入京的,要說這江湖勢力,誰最有話語權,大哥想不出來?”聖初暉道。
“行了,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聖初雪疲憊的揉了揉眉心。聖初暉也沒說什麼就走了出去。
聖初雪看著外面的茫茫夜色,一時間有些窒息。這太子之位坐了這麼久,這一次不知道是不是還能這麼穩固。
“你害怕了。”聖初雪正在發呆,就聽見一個陰柔的聲音傳了進來。聖初雪抬頭,就看見站在自己面前的瑤光。
“是你?”聖初雪一愣。然後就恢復了原本的樣子:“你來做什麼,是來看我笑話的麼?”
“你想多了,我沒有那個興趣,我來是為了你。”瑤光微微一笑,沒等聖初雪回答就繼續說道:“寧國公案,牽扯的是皇帝的國政,而不僅僅是勢力之爭,皇帝可以容忍一切,但是他不會容忍任何人阻止或者阻撓他推行國政,天下初定,很多勢力都不安穩,皇帝現在做的任何事情只要是國政就都是皇帝在意的,寧國公的所作所為已經完全超過了皇帝可以容忍的限度,這個人已經保不住了,皇帝不會去管他是誰,或者他是誰的人,這個時候皇帝都不會手軟,而且寧國公的行為已經激起了民憤,當年江離國怎麼亡的,大家心裡都明白,所以皇帝最在意的就是民心,聖初雪,我必須提醒你,沒有人要和你爭,你的太子之位能不能保住在你自己不在別人,換句話說,這個時候,誰添亂誰倒黴。你身為大哥,至於聖初暉,希望你可以勸勸他,劍走偏鋒,最後傷的是自己。我話已至此,告辭。”瑤光說完轉身就走。
“你為什麼幫我?”聖初雪問道。
“因為你是聖家人。”瑤光抬步離開,不再回頭。
聖初雪望著瑤光的背影,有些恍惚,這個女人到底在想什麼呢?
三日後,寧國公一家被下了大牢,會審也正式開始,整個朝堂對這件事也是諱莫如深,可是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太子就這件事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只是說,有罪就要接受審判,就連和寧國公交好的聖初暉也是一樣的態度。
寧國公的案子不到一個月就審結了,證據確鑿,寧國公和其子等十一人主犯問斬,寧國公府十四歲以上男丁參與案件的發配邊疆,未參與案件的同十四歲以下男子,女眷貶為庶人,皇帝為顯仁義,保留了寧國公的宅子,用來安置這些老弱婦孺。
被寧國公侵地的土地悉數歸還,侵佔財產的還物到人,被殺之人加以撫卹,皇帝下旨安撫百姓。晉州這才安定下來。
至此寧國公一案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