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的種子,有價無市。
誅仙鎮的種子,買不到。
各國紛紛傳遞訊息給潛伏在金陵的細作,商人爭相搶購種子,耽擱了多日,仍是兩手空空,徒勞無功。
稻香米引發的風波,遠不止如此。
金陵米價,一跌再跌。
二月初,從原來的每鬥400文降到每鬥300文,中旬,直接降至200文,下旬更是跌破了底價100文。只可惜各家米鋪,仍是無人問津。整個二月期間,金陵多家米鋪嚴重虧損,倉庫裡堆積如山的米,壓根就賣不出去一粒。
全京城的百姓和外地商人,只買稻香米,原因無他,好吃,還便宜。
於是,各家米鋪為了謀求出路,只得四處打探這稻香米的出處,好多人便尋來了西山。一眼望過去,綿延百畝地的“草房子”當場驚呆了這群人。
這就是農夫所說的……暖房?
稻香米,就是在這暖房裡種植出來的?若他們也效仿,是不是也能……
這群來一探究竟的米鋪掌櫃、夥計們,尋了西山農夫們打聽一番後才知,重點不是暖房,而是稻香米的種子!
畝產五百斤啊!
這產量,再次驚呆了眾人。他們很快便當機立斷,加入到“求種子”的大軍之中。
金陵本地商人訊息靈通、人脈廣,經過多番打探,從農夫口中得到了兩位重要人物:常員外、江姑娘。
姓江的女子,金陵多了去,上哪去尋?
挨家挨戶去打聽,得耽誤多少工夫?農夫們未曾見過此女的容貌,誰又能確認哪家的女子才是?
據說,這位“常員外”,乃金陵城中的富商。
這倒是好打聽。
虧本的米鋪老闆夥計們,無形中被擰成一股繩,時不時還互通有無,分享各自打聽到的訊息。位於烏衣巷的常宅,成了重點關注之地。
匾額上,金粉題寫的“常宅”二字,在初春的日頭下正閃著耀眼的光芒。
此宅的地契主人,並非姓常。
而是……
有個夥計,日夜蹲守在“常宅”,親眼瞧見,鎮國公府老國公,每日進出此宅,當場就嚇尿了。
於是,此訊息傳開,更多的人前來蹲守。
來者皆是金陵各家米鋪老闆、掌櫃、夥計,他們是金陵本地人,一眼識破了“常員外”的偽裝。這位三朝元老,也就只能騙騙青州來的傻姑娘。
鎮國公府,是何存在?
不誇張地說,當今陛下還未出生時,鎮國公已是朝堂上不可撼動的肱骨重臣,戰功赫赫,威名遠揚,和當今陛下的祖父,一手打下這後陳的江山。
哪怕是先帝爺,在位期間,也多有倚重。
若不是……
總歸一句話:金陵城內無人敢得罪鎮國公府。
若非如此,小公爺哪能在金陵橫行霸道,世家子弟他敢揍,平民百姓他照樣一言不合抬腳就踹,就沒見這位小公爺怕過誰,可真是無法無天,囂張至極。
眾人親眼瞧見鎮國公進出“常宅”,一個個色變,當場嚇得雙腿發軟。
“國國公……爺……”
“這這……”
“徐老闆,眼下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