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有令:凡邊方山川、城堡疎遠空闊處,俱築煙墩(墩臺),高五丈有奇,四圍城高一丈五尺。上設懸樓、壘木,下設壕塹、釣橋,外設塌窖、賺坑,墩置官軍守瞭,以繩梯上下。”
“這墩臺說白了,就是一座微縮的城池,墩臺上有懸樓,下面還有壕塹、吊橋、塌窖、賺坑等防禦設施,墩臺不設樓梯,軍士透過繩梯上下,四周立有圍牆,圍牆之外則是壕溝,壕溝內有許多陷阱,這是盡一切可能保命。”
“他們首要的職責,便是守瞭與傳烽,平時廣積稈草,晝夜輪流看望,遇有警急情況,晝則舉煙,夜則舉火,接遞通報,傳遞軍情。”
聽完二牛的解釋,朱巔峰頓時對這群墩兵生出了敬意。
他們除了要承受艱苦惡劣的自然環境外,還要與塞外蠻夷鬥智鬥勇,為了大明始終都奮戰在生死一線,堪稱“帝國之盾”!
難怪張百戶見到狼煙,便會即刻出兵相助。
對於這樣一群可敬的將士,任何一個有良知有熱血的漢家兒郎,都不會選擇坐視不理。
眾人一路疾馳,眼見寧安墩就在眼前,朱巔峰正準備衝上前去檢視情況,卻是被二牛抬手製止。
他只見二牛帶著幾名騎兵衝向遠處的井泉檢視,隨即一臉鐵青地返回,向張百合點了點頭。
張百戶見狀當即緊了緊手中的戰矛,低喝道:“準備戰鬥!”
身後將士紛紛拔出兵刃,虎視眈眈地看著四周。
朱巔峰見狀頗為不解,二牛低聲解釋道:“北方邊塞多缺水,而墩臺又多數建在山坡或高崗之上,以便看得更遠,卻是遠離水源,墩兵打井取水不僅成本較高,而且十分困難。”
“打井成本高?那他孃的能有多高?這可是人命!”
聞聽此言,朱巔峰怒罵出聲。
二牛狠狠瞪了他一眼,繼續解釋道:“打一眼井就耗費三四十金,他們月俸比我們還低,你說這成本高不高?故而一般都是三個墩臺共用一口水井,如此勉強度日!”
“但是那些該死的韃子雜碎,多次襲擊墩臺無果後,也學聰明瞭,直接用糞土填塞各墩臺附近挖的水井,逼迫墩兵們到更遠的井口取水,這就給了他們襲殺伏擊的機會,這些年來死在這毒計之下的墩兵數不勝數!”
長嘆了一口氣,二牛眼中滿是殺氣。
朱巔峰卻是呆立當場,有些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
不難看出這些墩兵本是帝國之盾,為了大明始終奮戰在生死前線,但他們的月俸竟然比邊軍士卒還低,一個月連五錢銀子都沒有,這個世道怎麼會是這樣?!
保家衛國的戍邊英雄慘死塞外,勾心鬥角的權貴豪強風花雪月,就連那些追名逐利的富商巨賈都可錦衣玉食……
朱巔峰心中對大明王朝那最後一絲美好印象,在此刻終於碎了一地!
倘若有朝一日權在手,必為他們討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