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章:等等再說

成實醫生實在是個難以捉摸的人,大師常常被他詭異的行為邏輯搞暈頭:

例如假扮女人,例如主動接受龜山勇……不軌的邀約,例如仇人發病他給做急救,例如……例如主動讓出身體。

怎麼會有人做這種事情呢?

即便真的活膩歪了,又怎麼能想到讓別人來接管自己的人生?

這傢伙不僅願意,還是……非常願意...

從哪兒能看出他非常願意呢?

任務指標完成度都到百分之百了,你說他願不願意?

要知道,甲方個人意願也是指標完成度的判定標準之一……

這不合常理

這太奇怪了

這不對勁啊

……

帶著這樣深深的疑惑,大師一邊修復身體的損傷,一邊開始梳理成實留下的記憶。

雖然是第一次使用別人的身體,但梳理記憶資訊是大師從前就做慣了的,不算難事兒。

然而,在整理的過程中,大師發現了一些問題。

第一,這些零零散散的記憶畫面,大多是淺井氏一家對他的好——這些記憶的資訊量和價值都實在不高。

第二,這些記憶時間根本填不滿成實本人二十多年的進度條。

可能是交換靈魂的時候把記憶卡搞壞了,內容丟失了這麼多也沒辦法——反正大師暫時沒辦法找回記憶,只能接受現實了。

第三點最讓大師難受。

大部分記憶都是帶有情緒的,這些關於淺井一家人的美好記憶,其中夾雜的憂鬱、難過、內疚以及少量的幸福感,這些情緒有些過分清晰鮮活。

這說陰,那個叫成實的玩意兒,在跳下窗臺,即將把生命交接給另一人的之前,他腦子裡回想的,全是這些記憶。

要知道,很久沒翻出來的記憶,和經常回憶的記憶,他們的差別跟黑白360p影片和4k藍光一樣大。

所以他為什麼捨不得還這麼幹脆的放了手?

大師再一次陷入成實的邏輯怪圈無法掙扎。

整理記憶沒怎麼耽誤工夫,卻讓大師花了不少時間來整理心情。

以下是某自閉少年的成長故事。

淺井一家過去幾十年一直生活在海外,與麻生圭二的結識也是在巴黎的音樂會上,兩家來往不算密切,畢竟一個玩手術刀,另一個玩鋼琴,不是一路人啊。

但他們的夫人卻是幾乎每天都要通電話的好閨蜜。

因此,淺井拓的妻子——理惠女士,她發現閨蜜失聯很久以後,特地回日本一趟,準備探望麻生繪美,這才知道他們家出了事。

緊接著,理惠女士順藤摸瓜終於找到了成實。

這時,麻生一家已經去世了四個月,成實也在孤兒院裡呆了這麼久。

當時,成實的情況並不太好,他在知道父母小妹去世的訊息之後,幼小的心靈經受不住打擊,低沉的情緒在孤兒院裡沒有得到良好的治療環境,發展成了自閉症。

理惠女士心疼閨蜜家唯一留下來的孩子呀,於是下定決心要收養成實。

首先,他們為了成實能有一個相對熟悉的生活環境,這家人花了兩個月,直接從海外搬回日本。

大師覺得,他們可能忘了自家還有三個親生小孩,幾個孩子都沒有去過日本,對日本的環境更不熟悉。

收養成實之後,淺井家對他是格外的照顧,所以成實的症狀緩解得非常好了,雖然平時話不多,也不太親近……但成實心裡是很愛護他們的。

關鍵問題是,成實這人心思太重。

知道別人擔心他,他便裝作一副沒事的樣子,雖然按時去見心理醫生,但就只是見見。

——內疚感,以及責任感,重重的壓在他的心頭上,讓他一天都不肯放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