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五章 節外生枝

回京的路上宋元瑾翻看龍衛傳到神風堂信件,李清意騎著追雪跟在馬車旁邊,車伕是神風堂在商盟的護衛,馬車趕的又快又穩,她百無聊賴的擺弄著那捲火器圖紙,她本以為在海中泡過肯定看不清了,在船上換衣服時才發現這裝圖紙的筒子是油紙,裡面還粘了一層魚皮,不得不說,蜃樓城果然有其獨到之處,心思之細膩真讓人覺得舒坦!

“這玩意誰能看懂?”她在馬上看了一會,覺得眼睛都花了,乾脆草草捲起來從視窗扔進車裡。

“宮中有專門研製武器的衙門。”宋元瑾看了一會圖紙,就將其妥帖收在原來的紙筒裡,本來火器圖紙就是此次出海的意外之喜,誰知其後還有鑄劍山莊找上門來,召集天下鑄造能人一同研製,他就不信做不出這小小的火器!

李清意叼著狗尾草的梗在馬上搖搖晃晃的走,突然想起問了一句:“你遠在廟堂,怎麼成了神風堂的堂主的?”

宋元瑾的身份有很大的限制,不可隨意出宮,不可舉止有異,每日有遍佈宮殿的眼線將他的一舉一動報告給各宮的娘娘皇子,還有皇帝!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怎麼會跟江湖人有聯絡?

“那你呢?養在深閨,怎麼會成了詭刺堂的榜首?”宋元瑾沒有回答,反問道。

李清意將遇到鴉青,加入詭刺堂,頂替師傅成為一號的過程詳說了一遍,宋元瑾蓋上神風堂的傳信盒,聽她說著也不知聽沒聽進去,半晌“嗯”了一聲,眼前閃過她在紅底樓船上強殺那兩個人時的畫面,眼中冷漠疏離,狠辣無情,一般人便是殺條魚都不至於如此平靜,沒錯,就是平靜。

“原來是這樣,那可真是機緣巧合了”宋元瑾將錦盒放在一邊,沒防備一張信箋從錦盒背面漏出了一個角,上面分明寫著“錦明”二字。

李清意歪頭看向晃動的窗簾,“那你的神風堂也是機緣巧合嘍?”神風堂牽扯之廣讓她十分詫異,她也是剛剛知曉原來小舅舅居然是神風堂的元老之一!神風堂成立之初,正是靠著商隊才能將隱秘的訊息傳出,現在小舅舅的商隊可謂是通達八方,大宋周邊的各個國家都有通商,那豈不是說明神風堂的觸角已經不侷限於大宋了?

“陛下可知當初我得龍蛇腦中閃過一句什麼話麼?”李清意突然問道。

“願聞其詳。”

李清意明眸含笑看著手中長槍,豪言道:“有此神兵在手,我可為大宋橫掃天下!”三人行路剛進密林,追雪感受到主人熱血沸騰之意,昂首嘶鳴驚起飛禽走獸無數,宋元瑾聽聞此句隔著車壁看向她的方向,嘴角揚起,而後正過頭來,喃喃說道:“橫掃天下啊!”

車伕姓徐,在商盟中地位不低,也有幸見過宋元瑾幾次,此時也不拘謹,高聲附和道:“將軍壯志!我大宋有明主,有勇將,有鐵騎,何愁霸業不成!”

二人許久不見馬車中人回應,李清意打馬上前剛要敲車壁,就聽宋元瑾冷淡的聲音響起,“為時尚早”大宋剛經歷過兩次內亂,損耗頗重,雖然宋朝立國之初兵力、國力、財力傲視周邊其他國家,但這麼多年過去了,大宋日益衰敗,北念和凌國都越發強大,尤其是北念國,由原來芝麻彈丸大的小國,經過十幾年的吞併變革,現在竟然與大宋相差無幾,甚至武器和兵力隱隱壓了大宋一頭。

臥榻之側有毒蛇盤踞,大宋一不留神就有傾覆之災,之前宋元瑾還安慰自己,給他十幾年的時間,大宋當再回頂峰,可如今看來,恐怕來不及了!錦盒的最下面,是蔣黥發到京城的急信,他此次遵亡父遺命拜祭師祖,見到了一個人,因他隱在暗處倒是偷聽到了一件秘事。

那人獨自入師祖祠堂時提及蔣黥的父親蔣正源,蔣黥細聽之下才知道,這人正是父親學藝時的師兄,因嫉妒師傅將女兒和窺天經都交給小師弟,一氣之下叛出師門反下山去,蔣正源下山入世,官拜欽天監監正時,也是他使了詭計,讓當時的二位王爺出力,加上後宮的枕邊風,多番算計打壓,將聖眷正濃的蔣家判了滿門抄斬。此時提起自己所作所為,非但沒有絲毫悔意還極盡諷刺挖苦,而後更是一盆狗血,將案桌牌位澆透,大笑而去。

因他帶來的人太多,蔣黥不敢跟上去,只聽屬下人稱呼他為國師,觀其衣衫樣式,恐怕就是北念國這幾年讓人廣為傳頌,料事如神,所見通天的國師祈歸遠祈大人。

宋元瑾初一看到,立刻就想到,若真如蔣黥所說,那祈歸遠現任國師,他既能在算計蔣家之後還不停手,做出偷盤龍佩的事,恐怕怨氣未平,大宋和北念定有一戰!

北念都城,啟,太師府。

“大人,蜃樓城那邊許久沒有回報,獒鬼和丘老二人恐怕失手了。”一武將打扮的人被門房領進院子,見祈歸遠正坐在亭中飲酒,趕忙行至近前,單膝跪地稟告道。

祈歸遠將茶杯放置唇邊笑了下才抿了一口茶水,不甚在意道:“無妨,我那小師伯脾氣固執的很,他素來不喜歡我,又怎麼輕易會將窺天經給我呢。”

“但憑國師下令,屬下願往蜃樓城一行,不得此書絕不回返!”

祈歸遠滿意的賞了地上的人一個眼神,擺擺手道:“不必麻煩,等料理了這些瑣碎事,我當親自去要。”他這個小師弟還算聰明,臨死時反應過來將窺天經交給下屬遠赴孤島放在謝南義手中,讓他再替師傅重選傳人。難怪他明察暗訪都找不到窺天經的蹤跡,若不是看到那老鬼供桌上的瓜果點心,他還想不到,師傅還有一位師弟在世,那人十歲進門時,師傅已經人過不惑,師傅七十仙逝,距今已有許多個年頭,算起來那位小師叔也已經是個半百老人了,多年未見也不知是何模樣了。

“派去宋京的人有什麼訊息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