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二章 說永樂棺材

納蘭欣對此,難以置信:“你就看一眼,聞一聞,就能辨別屍氣?”

“我,”我很難解釋,是啊........自己居然無形中又漏出了馬腳!我的確對屍氣很敏感,但常人,是不易察覺的。

“更何況,”納蘭欣沉眉一皺說:“你們是夫妻,你不檢查她的屍體,我來!?這合適嗎?”

“我們,”我難以解釋,索性謊稱:“我找村長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便以此為藉口,才說服了她。

離開臥室後,我便問起了村長,究竟村裡,出了什麼是。

村長邀我落座,泡了一杯鄉村土茶........才緩緩說起了事由。

這裡是苗家村寨,很自然的讓人想到巫蠱之術.......可是村寨落敗,早在上世紀,就已經逐漸漢化。

甚至從上世紀80年代,很多年輕人就已經外出務工,村裡已經少有人住,留下的,都是村長這樣,七十多歲的孤寡老人。那些年輕人已經外地落戶,很多年都不回來了。

三個月前,村裡來了一個風水師........還用皮卡車,拉著一具很奇怪的棺槨。說是看上了村子裡的崖壁懸棺,那裡風水很好,希望能把棺槨,懸崖而葬。

村裡都是老人,一看這風水師拉的棺材,所有的人都很害怕......無論這風水師開多高的價格,都斷然拒絕了懸棺的說法。

“這倒是奇了,”我詫異:“什麼樣的棺材,能讓你們那麼拒絕?連錢都不願意要?”

“說了你可能都沒見過,”村長壓低聲音道:“金屬做的棺材......”

什麼金屬!?我不禁想到:“銅角金棺吧.......那只是上了金漆,做出金質的感覺。不過,你們拒絕是對的,因為銅角金棺墨斗線,那是用來收斂殭屍的。”

“哎喲,”村長濁氣一嘆:“我都近百歲的人,還不知道金漆嗎?那就是金屬質地的棺材.......昏迷那姑娘說,說那東西叫,”村長想了很久,才恍然說道:“永樂棺材!”

“永樂棺材!?”我嚇了一跳!

“沒錯,”村長也聽說過:“這東西我也聽說過........相傳這永樂棺材,可保持屍身,百年不腐,還能讓怨死的人,面含微笑!”

我無可否認的點了點頭.......永樂棺材,的確在古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而永樂棺材的起源,就不得不提永樂大帝......

其真實的來源,是源自明朝!在永樂大帝,朱棣死後,太監大臣密謀,將其裝進金屬棺材,若無其事地跑了千里路.......這事,還被寫入了《明史》中。

據說是在永樂二十二年春,阿魯臺犯大同、開平。朱棣隨即從各地徵調兵馬。親率大軍出征,讓皇太子監國。

這次出征其實是無功而返,因為經過多次大戰,北元勢力已經不是原先的鐵騎了。聞知訊息後,他們早就逃遁了......故而,這僅僅只能算是一次大規模練兵。

六月,大軍前鋒至答蘭納木兒河,不見敵軍,朱棣命張輔等窮搜山谷三百里無所得,進駐河上。陳懋等引兵抵白邙山,以糧盡還。空無收穫,糧食也快吃完了,就只能班師而還了。

七月庚辰,朱棣勒石於清水源之崖......然後,一路南下。

七月十六日,大軍過蒼崖戍,朱棣身體不豫。第二天,大軍到榆木川時,朱棣已到病危的程度,他留下遺詔:傳位皇太子,喪禮一如高皇帝遺制。“辛卯,崩,年六十有五。”

此時,形勢很是嚴重,大軍南返,北元騎兵暗中尾隨在後。而在京中,太子地位並不穩固。他的兩個弟弟,虎視眈眈,準備效仿朱棣上位。所以:“太監馬雲密與大學士楊榮、金幼孜謀,以六軍在外,秘不發喪,熔錫為椑(bēi棺材)以斂,載以龍舉,所至朝夕上膳如常儀。”(《明史·成祖本紀》)。同時,讓“楊榮偕御馬監少監海壽馳訃皇太子。”

這也就是說,永樂大帝朱棣駕崩後,他身邊的親信、大臣,秘不發喪,還製造了一具錫棺材,將朱棣屍體密封在裡面,以防臭味散發。然後,他們裝作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正常南返。為防備上京動盪,又讓楊榮、海壽趕到上京給皇太子送信。

上京監國的皇太子朱高熾接到信後,穩很快穩定上京局勢,派遣皇太孫到開平去迎接。皇太孫抵達鵰鶚谷,在軍中為朱棣發喪。朱棣駕崩的訊息,這才公開。又過了,一段時間,大軍抵達燕京後,才把朱棣遺骸從錫棺移出來,正式殮納。

這是朱棣,無論如何都想不到,他死後居然被裝在金屬棺材裡,千里跋涉返回燕京。

自此錫棺材也被稱為永樂棺材.....而且,人們也由此發現,將屍體收斂在“永樂棺材”之中,可以令屍身百年不腐,面含微笑........可不腐的屍身,遲早也有屍變的隱患........倘若安葬在聚陰之地,那金屬傳導至今,隔絕陽氣,一旦屍變,那就棘手了!

“對了,”我恍然回神:“既然你們沒有同意那個風水師安葬崖壁,那後來,怎麼會出事?為什麼又要找納蘭家的人,到這看事.......”

“哎喲,都怪那天殺的風水師,”村長抱怨:“當時我們村子裡,是真沒人同意他懸棺而葬,還是那麼一口邪性的棺材.......大家都把他當瘟神一樣,恨不得趕走他.......我們當時,也是親眼看著他開車,把“永樂棺材”給拉走的......可誰曾想三個月過去,大家都快忘了這件事。村裡不斷髮生一些奇怪的事情,大家都沒有聯想到那個風水師,只以為他當時,老老實實是的離開了.......直到幾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