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一十章為名而死

另一邊!

吳濤這句身體原身青雲子,馬上即將迎來一百二十七歲的生辰!

傳聞,朱元璋之所以看重青雲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青雲子精通養生調養之道。

而朱元璋為了從青雲子的手中,獲取到延年益壽的秘術,才會對青雲子如此的重視與示好。

他每年送給青雲子的壽禮,不僅別出心裁,而且皆是貴重無比。

七年,朱元璋送給青雲子一百二十歲的壽禮,是一百二十頭道祖雕像。

其中有木雕,有石雕,有玉雕,有金雕,銀雕,青雲子大喜,之後沒過多久,就回送了一瓶銀川雪丹。

六年,朱元璋送給青雲子的壽禮,是由青縷絲線相連下,組成了的道袍,青雲子是坐穩道門扛把子三十年,天下第一道人青雲子真人的壽辰。

據傳,朱元璋之所以重視道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青雲子真人。

每年一有像什麼祭祀神佛,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之事,朝廷上從來不會用和尚,而是全都會選用道士。

簡而言之,這一天,道門的各位大佬們,拍青雲子真人馬屁的最好時機。

因為日子特殊,各大道門分支的掌門們,早早就坐著馬車,向青雲觀趕去,以此來表示對青雲子天下第一道人的恭敬和尊重。

然而,當馬車來到青城山的大道的時候,卻突然停了下來,遲遲不見前進。

轎子中,一位道門大人物,原本還很有耐性的等待著,然而等了一段時間後,依然不見馬車動彈……

他終於按捺不住了,掀開巾簾,探出頭來,不耐的問道:「怎麼回事?怎麼不走了?耽誤了吾為青雲子真人慶壽,你們擔待的起?」

話聲剛剛落下,看著馬車前的情景,這位大人物卻不由得愣住了,也終於明白為什麼自己坐看的馬車,為什麼不能前行了。

原來,此時正有大量的馬車,從大道轉彎處向著山腰的青雲觀方向趕去,一輛接著一輛,接連不斷,他粗略一數,竟是不下百輛。

因為這些馬車,不僅僅是他的轎子,不少的其他官員,皆是被擋住了去路,青城山的大道,因此也變得混亂不堪起來。

就在這一位大人物,為眼前場景摸不著頭腦的時候,之前去打探訊息的弟子,匆匆趕到了馬車的旁邊。

「這些馬車究竟是怎麼回事?國教的大道前,能容得如此之多的馬車通行?又怎會這般混亂?」

這一位大人物,皺著眉頭,再次問道。

弟子聞言面色怪異,但是,還是向著自家師傅,解釋道:「回師傅的話,我去打探了,這些馬車都是當今皇帝賜給青雲子真人的,裡面裝的全都是聖上送給青雲子真人的壽禮。」

這一位大人物聞言一驚,指著魚貫而行的百輛馬車,不可思議的問道:「那些馬車裡全都載著壽禮?」

弟子連連點頭,說道:「是的,我都問清楚了,確實全部都是當今皇帝送給青雲子真人的壽禮。」

聽到這麼說,這一位大人物又看了一眼不遠處密密麻麻的馬車隊,輕哼一聲:「當今皇帝還

真是寵信青雲子這個老不死了的,今年又是大手筆啊……」

「看樣子,道門又要讓他獨佔風頭了……」

「不過青雲子終究年紀還是大了,又能活幾年呢,未來的事一切都不好說……」

這位大人物是龍虎山的掌門周峻緯,神色之間,似笑非笑,既有羨慕,又有一些不懷好意。

喃喃自語間,那些裝載著壽禮的馬車,終於全部從這裡處走過。

沉吟片刻後,周峻緯吩咐道:「跟上去,咱們不能落在其他人的後面。」…

與此同時,另外一位全真教的掌教王重慶,掀開馬車上的窗簾,看著被堵在路口處的那些同輩人物。

見到不少人正衝著自己的方向,微微一笑點了點頭,同樣一一回禮之後,他便將窗簾給拉上了。

坐在馬車上的王重慶,搖頭自語道:「當今皇帝,是不是有些驚師動眾了?見到這般場景,天下道門,怕是都要議論紛紛了。」

他的徒弟坐在一邊,正覺得青雲觀出了風頭,不由得哼了一聲,有些不服氣的說道:「師傅,咱們當年全真教,在元朝丘處機祖師在的時候,威風一點都不比他們青雲觀差。」

「青雲觀終究是後起之秀,不上咱們全真叫傳承悠,底蘊深厚,我看他們早晚有落敗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