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現出來的是一個君王不該有的妥協和柔情。
甚至太王后希望看到張盈在面對自己反對時可以發難,可以一樣的反對自己,甚至於窮兵黷武,但張盈呢?他安之若素巋然不動。
夏以芙去見太王后。
太王后果真是聰明絕頂之人,見夏以芙來了,嘆口氣,“我知你為何會來這裡,你可是去看了他?他給你說了什麼?定是說了我的壞話。”
“看是看了王,但王卻沒有說您的壞話,王說自己有主張想要大展拳腳,但太王后您才掣肘的厲害,並沒有一點那種意思。”
“大膽!”太王后氣壞了,柺杖在地上點了一下,“阿芙,你居然站在他那邊。”
“實際上娘娘不也站在他那邊的?但娘娘缺少的事一種交流,我倒希望娘娘能好好兒和王說一說,如今王想要變法圖強呢,只可惜您連聽都不聽。”
“變法圖強?”
太王后皺皺眉,“按照他的意思,我這裡的法倒是他不看好的了?阿芙你說說我這裡有什麼是不好的?”
不好的?
這要說起來不好,夏以芙的確一時半會想不到,“我這城內老百姓道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都生活很好,還變法做什麼?變法一次傷筋動骨一次,具體會怎麼樣也未可知呢,再說了,這多年來王什麼都沒有做過,也沒參與過什麼,我就這麼堂而皇之大張旗鼓讓他去變法,你覺得他會不會失敗呢?”
這句話說得很是,反而讓夏以芙感覺太王后的考慮未必就是錯誤的,聽太王后這麼說,夏以芙沉默的點點頭。
但讓夏以芙想不到的事,經過自己遊說後,隔日太王后這邊的人就到那邊去了,太王后的口諭是取消禁足令,甚可讓張盈好好的商量商量。
只要張盈這邊給出的建議是切實可行並且對國家有幫助的,太王后這邊無條件支援,張盈從沒見過太王后這樣支援過自己,一時之間百感交集。
倒是夏以芙,她卻不認為此事是毫的兆頭。
首先,這是太王后進行的一次考核,這一次考核關係到張盈的未來,目下,王宮裡有三個王子,張盈是老大也是太王后和高祖皇帝兩人愛情的結晶。
但根據夏以芙之前道聽途說來的不少訊息,發覺高祖皇帝未必就喜歡張盈。
在張盈之前還有一個劉夫人。
那劉夫人國色天香傾國傾城,據說這劉夫人很會跳舞,而巧合的事高祖本是個喜歡樂律的人,這劉夫人還有一招就是一哭二鬧三上吊,這樣的手段是女孩子慣用的花樣和伎倆,只要女子運用的好,男人都不在話下。
但太王后不會這些花裡胡哨的東西。
很快的高祖就不喜歡太王后了,轉而愛上了劉夫人。
在那劉夫人以後,還有張夫人和王夫人,反正層出不窮。實際上太王后也沒想過王會和自己一般從一而終,就好像多年前的太王后也沒想到自己會在王駕崩以後竭盡全力的搜男寵一般。
在外人看來,這是傷風敗俗的事,因此太王后身邊的男寵要麼裝扮成了太監,要麼就是美其名曰到宮裡頭給太王后唸經來的。
王宮外人哪裡知道這個?只有在王宮裡,人們才對這些趣聞軼事瞭解的一清二楚。
如今張盈準備下手處理這些事了,張盈知是夏以芙那三寸不爛之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變法圖強之前,張盈找夏以芙聊了聊。
夏以芙見張盈如此,本應該是出謀劃策的,但夏以芙卻提醒張盈,“對你這些東西我是一知半解,所以也不敢妄加議論,你如今大刀闊斧去做就好,你還遇到什麼事你找我我總會幫助你。”
“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