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張妙興正在大殿作法,想要拘濟公魂魄,焉想到濟公親身前來。老道一見,勃然大怒說:"好額僧,我抱你魂魄,你怎麼人來了?
"書中交代,老道自從雲蘭鎮梁家出來,梁員外投追上老道,梁員外只當是濟公死了。
及至回到書房,見濟公在那房裡坐著喝酒。梁員外心中甚為喜悅,說:"聖僧,你老人家沒死呀?
老道說把聖僧魂魄拘了去。"濟公說:"他把我的魂魄,你兒子的魂魄,一定是拘了去。
我今天晚上去找他!"老員外說:"不必,他一個出家人,這等作惡,早晚必遭天報,聖僧不必跟他一般見識。
依我之見,由他去罷。"濟公也不還言,在這裡喝酒,直到天晚。濟公說:"我到外面方便方便,少時就來。
"老員外信以為真。和尚出離了梁宅,一直正奔五仙山來,到了祥雲觀,見老道正在作法。
陳亮來,濟公也看的真真切切,見老道第二次書符唸咒,濟公這才隨著風來到桌案以前。
按說老道自己就應當醒悟:拘魂把人拘來,濟公這點道德就不小。可是老道倒沖沖大怒,用寶劍一指,說:"顛僧,我化梁萬蒼,與你何干?
你無故壞我的大事,你好大膽量!你今天要知時達物,跪到我法臺以前,磕頭,叫我三聲祖師爺,山人有一分好生之德,燒爾不死。
如要不然,當時我用寶劍結果你的性命!"濟公說:"好妖道,你在這裡興妖作怪,無故惡化梁萬蒼,你還敢見了我這樣無禮,我和尚越說越有氣。
"冷不防濟公打了老道一個嘴巴。打的老道臉上冒火,氣往上撞,掄劍照定濟公樓頭就剁。
二人就在大殿以前,各施所能。老道恨不能一劍把和尚殺了,和尚跟他來回亂繞,格一把,擰一把,氣得老道哇呀呀直哆。
老道身子往旁處一閃,由兜囊掏出一宗法寶,口中唸唸有詞,就聲:"敕令。
"白亮亮~宗物件,撲奔濟公打去。羅漢爺睜眼一看,見半懸空刷啦啦一響,白茫茫一宗物件,撲奔頂門而來。
濟公一看,認識這宗法寶,名叫混元如意石。這石頭能大能小,要大真能有數丈大,要小如雞子一般,可以帶在兜囊。
這石頭要打人,準打個頭碎血出。濟公禪師用手一指,日念六字真言:"奄嘛呢叭咪哞奄敕令赫。
"這石頭滴溜溜一轉,現了原形,落在濟公袖口之內。老道見濟公把他的法術破了,氣得三尸神暴跳,七竅內生煙,伸手又掏出一宗物件。
老道站在正北,用寶劍一晃,口中唸咒,手內招決,由就地起了一陣怪風,刮的毛骨辣然。
濟公再睜眼一看,原來是一隻斑斕猛虎,搖頭擺尾,撲奔濟公而來。羅漢一看,好生厲害,真是:頭大耳圓尾小,渾身錦繡難描;牧童一見膽落,根夫聞聲魂消;常在深山抖雄彪,萬獸叢中招討。
濟公一見,哈哈大笑說:"好孽障,你用這等法術,也要在我跟前賣弄,真乃是江邊賣水。
"說著話,用手一指,那老虎變作一個紙老虎,現了原形。老道見連破了兩宗法寶,不由氣往上撞,說:"好,和尚真乃大膽!
叫你知道我山人的厲害。"伸手由兜囊掏出一根擁仙繩,在手中一託。
老道說:"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我本不打算害你,這是你自找,屢次討死,休怨山人。
我今天要開開殺戒!"他這根捆仙繩,最厲害無比,勿論什麼妖精,捆上就得現原形。
和尚一看,連說不好!老道口中唸咒,把繩扔起來,只見金光練繞,撲奔濟公。
濟公連聲喊嚷:"救人哪!可了不得了!要捆和尚!"轉眼就見這根繩把和尚捆了三道,和尚翻身栽倒。
張妙興哈哈大笑說:"顛僧,我只當你有多大神通。敢情原來你就是這樣無知之輩,待我結果你的性命。
"老道說這話,舉劍照定和尚脖頸就剁。寶劍砍上一道白印,見和尚睜著眼瞧看老道,也不言語,並沒砍動。
老道想:"怪呀!我這寶劍怎麼會砍不動和尚?"老道一連又是敷劍,仍未砍動。
老道豁然醒悟,心中一動:"莫非這是假的?"想到這裡,再一瞧,捆仙繩捆的是一個石香爐。
再找和尚,蹤跡不見。老道正在各處尋找,和尚由後面招了老道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