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他父親是他們鋪子打雜的徐二混殺的。"立刻就把錢鋪少東人傳到,說明白徐二混已死,叫他當堂具結。
知府派官人押著徐忠起贓,又將他母親埋葬,把徐忠邊遠充軍,老爺同和尚回衙門,將馮元慶提出來。
他本是被屈含冤,老爺當堂釋放。這件事;臨安城吵嚷動了。若非濟公長老,誰能辨的了這件奇巧案。
知府把馮元慶放了,行文上憲,參了錢塘縣知縣段不清,輕視人命,辦事糊徐,不堪委用,奉旨把知縣革了職。
留下濟公喝酒,這才問:"聖僧,怎麼拿的華雲龍?"和尚把已往從前之事一說。
少時有人回稟,柴元祿、杜振英將差事解到。知府立刻升堂。給曲州府一套迴文,賞了曲州府押解官人二十兩銀子,打發眾官人回去。
柴元祿、杜振英上來交差,將華雲龍拿住。窩主田國本、邱成、楊慶一併解到聽審。
奇巧玲戲透體白玉銅,十三掛嵌寶垂珠鳳冠得回呈交。知府一看,並未傷損,就是鳳冠短了一顆珠子。
立刻吩咐將賊人帶上來。手下人把華雲龍、田國本、邱成、楊慶帶上堂來,知府說:"誰叫華雲龍?
"四個賊人,各自報名。知府說:"華雲龍,在臨安烏竹庵,因奸不允,殺死少婦;泰山樓白晝殺死秦祿;秦相府盜五銅鳳冠,粉壁牆題詩,俱都是你做的嗎?
"華雲龍說:"是我。"知府說:"田國本、邱成、楊慶,你等窩藏華雲龍可是不假?
"田國本一想:"我滿招認,也不要緊,只要我們親戚知道,必不殺我。
"賊人也都拍認。知府吩咐:"暫把賊人釘鐐入獄。"和尚說:"我要告辭回廟瞧瞧,等明天秦相親審賊人之時,我再去。
"知府說:"也好,聖僧請罷。"和尚告辭,出了知府衙門。剛來到冷泉亭,正碰見夜行鬼小崑崙郭順,郭順趕緊給濟公磕頭。
和尚說:"郭順不用行禮。前者我叫雷鳴、陳亮給你一封信,你可看見?
"郭順說:"前者多蒙師父救命之思。我見著信,即來到臨安。白天住居,晚上天天在靈隱寺大殿房上隱趴。
那天來了兩個賊,是造月蓬程智遠,西路虎賀東風,到廟中行刺,被我將賊人趕走。
"濟公說:"好。你這上哪去?"郭順說:"瞧我師父去。"和尚說:"你見你師父,給我代問好。
"郭順說:"是。"竟自告辭去了。和尚來到靈隱寺廟門首,門頭借一瞧說:"濟師父回來了。
"濟公說:"辛苦眾位。我到後面瞧瞧老和尚。"說著話來到廟內。見了見老和尚,自己回到自己住的屋內安歇。
次日有秦相派人到廟中請濟公,和尚立刻來到秦府。秦相一見說:"聖僧,這一路風霜,多受辛苦。
我特意置酒給聖僧接風。"和尚說:"相爺一向可好?"秦相說:"承問承問。
"立刻來到書房,擺上酒筵,落座吃酒。方吃喝完畢,有家人進來,回稟:"相爺,知府押解盜玉圍鳳冠賊人,來到相府外聽審。
"秦胡立刻吩咐:"清太守進來。"知府來到書房,給相爺行禮,把玉圖鳳冠呈上。
秦相一瞧、甚為喜悅、寶貝失而復得,此乃大幸也。當時將賊人帶上來。
秦相一問華雲龍,盡皆招認。秦相說:"粉壁牆題詩是你親筆?"華雲龍說:"是。
"秦相還怕錯拿了,當面叫華雲龍拿筆把詩寫出來。秦相看他筆跡相符,秦相這才吩咐知府把眾賊人仍帶回衙門入獄。
秦相擬定,眾賊不分首從,一併斬首。連野雞溜子劉昌、鐵腿猿猴王通一併出斬,在錢塘門外高搭監斬棚。
這件事嚷動了全城,這天瞧熱鬧人擁擠不堪。焉想到有兩個江洋大盜,聽說要斬華雲龍,這兩個人,也是玉山縣三十六友之內的,一個叫金面鬼焦亮,一個叫律令鬼何清這兩個人,由北省回來,從臨安路過,聽說華雲龍要出斬,焦亮、何情,也不知道華雲龍犯的何罪,要知道也就不管了。
兩個人一想:"我們跟華雲龍八拜之交。他在臨安打了官司,我二人既知道,焉能袖手旁觀。
"焦亮跟何清一商量,二人各帶鋼刀一把,當時夠奔錢塘門外,要搶劫法場。
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