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漢元年,西南的平亂戰爭也進入了一個高潮期。
十月,劉僑穩定貴州局勢後,分兵一鎮兵馬殺了一個回馬槍,東下廣西,徹底的將殘餘的部份對改土歸流暗懷怨恨的土司給掃蕩一空。
緊接著,十一月初,劉僑親率一鎮自貴州南下,另一鎮自廣西西進,兩鎮官兵,連帶著貴州、廣西兩地招募組織的民兵隊伍,猶如兩支大鉗鉗擊雲南。
而這個時候,川湖總督秦良玉也已經在四川、湖南、湖北等地成功的完成了對境內土司的改土歸流,她將親率中路軍數萬大軍自北南下,直撲雲南。
連在四川西面剛打下西康省的張山和蔡遠,也派兵呼應這次行動。張山親自坐鎮昌都,以穩固大雪山西面地區,而蔡遠則率一鎮兵馬從已經劃歸西康省的大小涼山出兵,從西面包抄雲南。
三路大軍,五鎮精銳,外加上諸省民兵,一時大軍雲集。
由於朝廷的有意驅使,此時西南諸省的反叛土司基本上都帶著殘兵敗將退入了雲南地區,各族諸部的土司們,以沙定洲為首領,結成了一個鬆散的聯盟。
之前朝廷一直沒有急著兵發雲南,不是因為雲南路遠山高,而是朝廷有意留著雲南,好讓那些各省叛軍都湧到這裡來,最終聚而殲之。
當叛軍全都來到了這塊叛亂的大本營,商量著要建朝開國之時,大漢天子的欽差特使也終於到了西南。
皇帝的欽差帶來了皇帝的旨意,時機已到,合圍進剿。
戰爭一發動,漢軍的攻勢立即猛烈無情。
劉僑動作最快,親率一鎮兵馬自貴州南下,短短七天時間,就攻下了昆明。
秦良玉巾幗不讓鬚眉,劉僑這邊剛打下昆明,她也率領著麾下拿下了大理。蔡遠從涼山南下,道路難行,晚了一步,但他也馬上發動進攻。迅速攻下了麗江。
從廣西西進的劉僑另一部,也是行動迅速,一路拿下廣南廣西,最後一舉拿下臨安。
隨後的這段日子,呆在昆明城中的天使欽差。幾乎隔三差五就收到一封捷報。
在十幾萬漢軍和大量的民兵聯手進剿下,西南的叛軍不過是個笑話。本就是烏合之眾,不堪一擊。
幾路漢軍一路所向披糜,根本無人可擋。
到十二月,蔡遠率所部已經打下里麻、騰衝等地,兵馬直接到了與緬甸的邊界線上。秦良玉所部也是一路勢如破竹,拿下大理後,一路南下,破蒙化,下順慶。兵馬攻佔孟定府,也到了緬甸邊境。
劉僑的兩鎮兵馬,一鎮到了孟艮,一鎮到了與越南交界的臨安府安南司。
各部的叛軍,在短短的幾月時間裡,紛紛灰飛煙滅,剩下的殘兵潰眾,也都被幾路漢軍一直驅趕著出了邊界,進入了緬甸和越南。
若不是上面要求,這些敗兵也根本沒機會逃入兩國。
漢軍數路大軍一路殺到邊界之後。並沒有馬上停止前進,蔡遠的西路兵馬,把緊鄰南甸的孟拱和威遠營、江頭城直接派兵佔據了。
這一帶過去在元朝和明初之時,也曾是中原王朝設立的土司。不過後來也被緬甸佔了。蔡遠兵馬一到邊境,二話不說就趕著叛軍出界,然後後面追擊,順帶著把這三地給佔了,這塊大金沙江上游和摩勒江的的數百里河谷三角洲地帶,便又都樹起了大漢的旗幟。
佔據著孟定府的秦良玉也沒客氣。她的中路軍和蔡遠的西路軍沒什麼區別,一樣趕著叛軍從孟定出界,然後她派兵緊隨著一直把叛軍趕到緬甸境內數百里。
秦良玉毫不客氣的把曾經是中原王朝土司的木邦和方圓百里,直接出兵佔了。
劉僑的中路軍也很直接,他兵出孟艮小八百給佔了。
這片地區,屬於八百大甸的一部份,在明洪武二十四年,由八百等處宣慰使司改為八百大甸宣慰使司,在嘉靖年間,被緬甸奪取。
其實這些地區,明初之時,都屬於明朝設立的三司六宣。
洪武時,在雲南承宣布政使司下除了正式的府州,還設有南甸、幹崖、麓川平緬三個宣撫司,及木邦、孟養、緬甸、八百大甸、車裡、寮國六個宣慰司。
永樂年間又設有底兀剌、大古刺、底馬撒三個宣慰司,永樂以後,底兀剌、大古刺、底馬撒三個宣慰司因路途遙遠,明廷鞭長莫及,逐漸脫離了與明朝的臣屬關係。麓川平緬宣撫司的故地在正統十一年改置為隴川宣撫司,這樣就形成了“三宣六慰”及其下轄的長官司等。
這三宣六慰,在後世之時,大部份都已經不再歸屬於中國。
但在明初之時,這三司六慰和雲南的其它土司都差不多,其長官都由當地部族首領世襲,內部自治,但經濟上要承擔朝廷的徵役差發和貢賦,土兵也要接受朝廷或上級的調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