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前言

隨著鈴聲的想起,一批一批的學生踏出考場,楊帆長吁了一口氣,把一張整潔的試卷交給監考官,預示著高考的結束。

是的剛滿十八歲的楊帆畢業了,出生偏遠山區家境貧窮的他唯有一條可以改變人生的道路,那就是知識。自幼聰明的他比別人更懂得學習的來之不易,從村裡的小學到鄉鎮的初中,再到縣城的高中,他一步一個腳印,完成了自己的學業,今天終於可以放鬆一下了。

走出考場的他看著人來人往的同學,來到學校門口,坐上了回村的巴士,高中三年是鄉親時不時的接濟,還有村裡各種補貼,才熬過來的,現在的他需要考慮將來大學的學費還有生活費的問題。

楊帆很小的時候,父親晚上喝醉酒回家路上摔入池塘溺亡,母親一個人一個人操持家庭上有腿腳不便的爺爺,下有幼小的兒子,還需要下地幹活,沒兩年積勞成疾突然就撒手走了,只剩下爺爺和楊帆倆個人相依為命。如今爺爺年紀也大了,早幾年還能養幾頭豬養活倆口人,現在只能在家看看院子養養雞。還好鄉親淳樸,不時幫襯一下楊家,不至於生活太難過。

因為村子偏遠,路也不好走,五點多上車的楊帆七點多才到家。家裡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土胚房,蓋了兩層,中間是大廳,左邊是廚房,右邊是臥室,樓上兩邊都是臥室中間堆放一些鄉下的雜物。門口是一塊大草坪,圍著草坪建了一排低矮的豬牛棚子,左邊是茅坑,右邊是柴火房和大門口。雖然地處偏遠,但是屋後就是山,不遠處還有條小河蜿蜒穿過,放眼望去一副田園山水風景油然而生。

院門口爺爺扇著蒲扇,錘著小腿等楊帆回來吃飯,看到楊帆回來了笑呵呵的問道;娃餓了不,考的咋樣?吃飯去“

楊帆看到爺爺笑著說:哪有不好的,跟往常一樣,今天有啥吃的,餓了”

“餓了咱就去吃飯,做好的土豆燉母雞還在鍋裡悶著,就等你了”

吃完飯做完家務的楊帆躺在床上思考,以他的成績除了清華北大應該都能去,也不知道這次發揮咋樣,該去什麼學校學什麼專業。最好是能去清北,縣裡面有五萬塊錢獎金,那就不用擔心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費,如果發揮一般的話只能選學費便宜點的專業。在楊帆心裡,最想選的還是金融會計計算機這類專業,因為畢業就能賺錢稍微緩解一下家庭的壓力。唉,到時再看,轉個身楊帆就睡下了。

過了一個星期,楊帆來到學校估分,學理的比學文的還是有優勢的,就是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答案明明白白,估分相對更準確,數學理綜楊帆估計扣了三十多分,語文英語都估了一百二十多,加起來六百六十多,楊帆心裡暗暗高興,比想象的發揮好一點,根據去年分數的話說不定能上清北線,只盼成績出來不會低太多。

因為家境原因,楊帆在學校基本沒什麼朋友,除了讀書就是讀書,當然因為成績好是老師關注的焦點。就比如估分,各科老師知道楊帆估分成績後都來幫忙建議選哪些學校,以及各學校有哪些專業比較好。只不過楊帆在意的僅僅只是能不能上清北而已。

大半月後成績出來了,楊帆以668排名學校理科第一,全省排名也比較靠前排在五十三名,而清華北大在本省計劃招生五十人,也就是距離清華北大非常近,楊帆又想上清北又苦惱擔心報考不上,諮詢了老師建議後,打算衝一下,第一志願選了北大考古專業,一個老師比學生多的冷門專業,寄希望北大能降分能錄取。

還好等分數線劃定之後,楊帆堪堪過線,而縣裡以及學校因為好幾年沒出清北學生,終於揚眉吐氣了一回。因此除了縣裡提前說好的五萬獎學金,學校校長又大筆一揮,獎勵楊帆八千元。

楊帆當然欣然接受,這回大學四年節約點花,應該勉強夠支撐到畢業。

緩解了家庭的經濟壓力之後,楊帆暑假在村裡就是陪爺爺幹活,幫鄉親養牛下地,回報之前叔叔嬸嬸們的幫助。因為村裡太偏,與外界基本隔絕,種田也只能靠人工,所以土地收入只夠溫飽,家家戶戶都比較貧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