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章 修煉九境

楊帆拿到錦書後,有空沒空都是研究這些字的意思,不懂的就查百度或者問李教授,經過半個多月的研究終於把這本書翻譯完了。整本書也就七八頁,用一種不認識的繩子串在一起成冊。內容就把楊帆嚇了一跳,這居然是一個名人寫的。

當初秦始皇命徐福帶三千童男童女出海找尋長生路,徐福就把沿途的經歷寫了下來,原本是打算回朝呈現給始皇帝的,但是在大海上出了變故,覺得事情緊要,便先派了一部分人帶著錦書回來給始皇翻閱。

前面都還好,無非是遇到一些大魚大蛟,能打過的都打下來裝船了,最後兩頁寫到,中途遇到一個小島,還沒上島就電閃雷鳴的,於是徐福帶著一批護衛艱難上了島,島上沒有人煙,卻有一些兇獸,還好護衛精銳,遍訪了小島之後發現島中央某個地方有一個大的山洞,裡面貌似有人工開鑿的痕跡,有一些石凳,洞裡還有條小溪,裡面還有魚。

徐福還在洞裡發現了一篇刻在牆上的短文,很像是道士修煉的文章,於是便一個字一個字的謄錄下來。打算交給始皇帝查閱。錦書就寫到這裡沒有了,讓楊帆奇怪的是那篇修煉短文沒寫在最後。

其實當時始皇帝求長生已經遍尋道教幾處地方,其中正一教還有得道的道士手把手教始皇帝學長生之術。秦始皇就按照教的心法開始修煉。

先說修煉九境,從練氣期,然後築基期,金丹期,元嬰期。出竅期,分神期,合體期,渡劫期最後大乘期。當時的正一教掌教已經是出竅後期修士,在修煉界也算赫赫有名,秦始皇派人去其他道教和正一教求道,別人是大都看不上這個滅六國而一統的皇帝,覺得他殺心太重,不符合道教清靜自然,平正合一的心態。所以基本是閉門不出,而正一教因為太過出名實在推脫不了,就敷衍的派了一個築基前期的外門弟子去教授秦始皇修煉。

因為從幾百年前開始,天地元氣正逐漸消失,所以在當時修煉也就顯得越來越難,早期世間還能偶爾看到合體期的大高手,後面漸漸閉關的閉關渡劫的渡劫,如今出世的分神期高手都少有,像正一教掌教出竅後期已經算高手了。

話說那個外門弟子來到咸陽,把教裡傳給他的功法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始皇,始皇也就隨著修煉起來,起初修煉速度是挺快的,各種輔助修煉的藥材那是應有盡有,幾個月就到了練氣七層,然後就漸漸慢了起來,何故呢?說白了還是心境與正一教心法不符合。

而正一教這個外門弟子,也只是隨著師傅一步一個腳印修煉而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既不能給始皇帝講解,後來也不能發現心法的問題。只能眼睜睜看著秦始皇修煉越走越岔。

像始皇這種殺伐幹練的人,怎麼可能讓他心境平和,順應自然。越到後面就與心法越衝突,然後始皇帝用各種補藥硬懟,強制的修煉到了練氣九層,但是帶來的後果就是傷及經脈和丹田。

秦始皇瞭解到,練氣期壽元一百二十八,到築基期壽元就有兩百五十六,所以他打算硬懟到築基期,然後在慢慢調養身體或者找其他門派換一部功法,沒想到在突破的時候還是沒能熬過這一劫。故而記載了一統天下後,始皇帝的身子越來越差,最後吐血而亡。

這本錦書呢,是徐福半路派了一些護衛帶著錦書和沿途收集的珍寶裝船,原路返回,之後徐福就帶著大部隊接著往東而去,奉旨尋找長生之路去了。沒想到錦書還沒還沒到秦始皇手裡的時候,秦始皇就已經暴斃而亡了,故而最後是秦始皇下葬時,被內宮的人當作祭品一起下葬,最終被摸金三人組帶出來,然後到了楊帆手裡。

楊帆讀懂這本書之後,就不時拿出來研究,一個是模仿這些小篆,一個是對徐福的經歷感興趣。練著練著,楊帆就發現,中間有一頁書比較奇怪,其他頁翻起來都很正常,中間這頁用手指搓起來感覺怪怪的。

楊帆把書拿到燈下仔細觀察,發現這頁錦書絲線沒有連在一起,而是靠某種東西粘起來的,因為過去一千多年了,有些地方已經不粘了,所以才會讓楊帆發現。

有了這個發現,楊帆欣喜的拿了一把小刀,小心翼翼的把粘著的部分割開,原來的一頁就變成了兩頁,中間露出來新的兩面上面也有密密麻麻的小篆,這些字楊帆已經能大致看懂,看不懂的一些字他抄在了一張紙上,打算拿去問李教授。

兩面字大概三四百個,內容就是之前說到的,徐福從牆壁上謄寫下來的那篇修煉心法,以及一些常識講解。也不知道是哪個門派的心法,從練氣到出竅期都有,飽含一股殺氣,若是始皇修煉倒是符合他的心態,正適合他修煉,要是當初被他先拿到手修煉,說不定天下就不一樣了,楊帆沒想那麼多,首先是修煉九境就開啟他的新大門,原來世間真有修道,還能得到飛昇。

現如今都二十一世紀了,還有這樣的道士麼,而且他手上只有出竅期的法門,以後的法門是缺失的,想想就算修到出竅,也是很久以後跟他沒太大關係。

然後就是思考,這種心法修煉了估計是能長生的,正常人都會想長生不老。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精力都拿去修煉了,學業怎麼辦,將來就業如何,如果不修煉,拿到手裡的東西放著也是癢癢的,這麼重要的寶貝絕對價值連城。

彼時楊帆陷入了苦惱的境地,最終他決定了,不管怎麼樣學業不能丟,這本心法也試著練一下,說不定兩手都能抓呢。

故而楊帆的時間就變得緊湊起來,白天上課,晚上開始修煉練氣第一層心法,爭取早點入門。他不知道的是,修煉的根本需要靈根也叫慧根,還好他沒這煩惱,實踐證明他靈根上佳。

七天後的某個晚上,他就感覺一股氣從外面進入他的小腹下端,他明白這就是丹田的位置。楊帆長舒一口氣,終於證明這個心法是有用的了。也就是說長生有望,誰不想多活幾年,就算只是練氣期他也能活到一百二十多歲,這已經超過絕大部分人類了。

而且既然現在有修煉者,有超乎常人的能力,說不定仙,神,鬼,怪,也會有,還好目前那些不在他考慮範圍,以後遇到再說。

暗自靜下心來的楊帆看了下,窗臺那株小草被月光照著,感覺像是月光被小草所吸引,顯得亮晶晶的。

楊帆平時都是早晚按時給小草澆水,偶爾也會仔細觀察,發現那三朵小花一直開著,當然也沒有了當初萎靡的樣子,應該是活過來了。

楊帆不知道的是,修煉的根本是元氣,而北大綠地覆蓋率還是可以的,因為人氣較多,元氣其實是很少的。在這基礎上他入道的時間已經算快的了,就時間來說,堪比秦始皇,秦朝當時元氣跟現在可沒法比,秦始皇每天用的藥草也不是楊帆能奢望的,兩相比較就能知道楊帆七天入道天賦有多嚇人。

一晃兩個多月過去了,馬上就要放寒假了,楊帆白天學習晚上修煉,週末還去古玩街擺攤的日子也到頭了,後面這段時間,擺攤也收到六千多塊錢收入,花瓶沒賣掉,碗倒是沒幾個了,那兩塊半玉也沒人問起。正好放假了可以回家在補給一波,估計賣完這波以後就不用去古玩街了。

修煉方面楊帆也是不懂,只知道自己之前有二次突破,感覺過段時間又要突破了,目前應該是練氣三層一半的樣子,吸收的元氣儲存在丹田裡,已經開始朝第一條主脈突破。練氣期的晉級就是吸收元氣,打通心法上提及的經脈,形成一個大周圈,然後周圈運轉元氣,以求積少成多。

目前讓楊帆頭疼的是寒假馬上要到了,放了寒假就得回家,而開學撿來的小草被他養的挺好的,花香也很好聞,楊帆滿是喜愛,但是離了宿舍就怕小草枯死。帶回家又怕旅途不方便。

隨著最後一門專業課結束,楊帆的寒假開始了,左思右想,最終還是決定帶小草回家,總不能讓小草枯死在宿舍吧,宿舍其他人都要回家也沒有人可以託付。

於是楊帆買好車票打算儘早回去,好幾個月沒見爺爺了,怪想他的,還有古玩處理了這麼多,都是大家對他的信任,他也打算多買一些年貨回家給鄉親。

回去之前,楊帆到古玩街跟小六哥到了個別,相約年後再見,小六哥知道楊帆家裡只有一個爺爺,走之前賽了一個刻有青松的玉牌給楊帆,讓楊帆轉送給爺爺,祝他身體安康長命百歲。

楊帆把之前在大鐵杯的小草找了個玉碗裝了帶回家,一個減輕重量,一個看著好看。於是楊帆就捧著玉碗,提著裝了幾本書的袋子就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