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千帕
……
6000千帕
……
9000千帕
這水壓已經超過九千米深海的壓強,人類目前已知潛水艇都無法到達這個深度,但是深海形機器人仍然活躍得當。
肖老的嘴已經張成o形。要知道國產潛水艇到達8000米潛水作業的時候是非常危險的,只要外面稍微有一點碰撞就會露個窟窿。
現在深海形機器人已經可以承受9000米深水壓力,就證明國產潛水機器人完全可以刷刷記錄了,光是這一點就可以讓自己買單了。
賀軒給零特別強調了機器的抗壓能力,複合型材料的製作都是超越了要求的百分之一百五十。
就是說理論上深海形機器人完全可以再往下潛,或者說是抗擊能力也遠比所見到的要強大。
海底不比陸地,危險瞬息而至。所以對機器人的智慧化程度要求會很高,如果海底機器人可以擁有航空機器人程度的智慧,肖老也就可以接受了。
和航空機器人一樣的是在海底作業,採集,收集資訊,最主要的是這兩款機器人都不依賴伺服器,都可以獨立處理資訊。這在危險領域上都可以替代人工。
深海機器人在賀軒的操控下,完成了模擬海底探測任務、成分化驗工作,(因為海底的成分大多是已知的,所以深海機器人可以單獨開啟化驗工作,只要等航空機器人學習能力提升上來也可以開展化驗工作。)
唯一遺憾的就是水下壓強太大,機器人並不能在水下完成變形,這點倒是有些雞肋,肖國兵也看不上。雖然花裡胡哨,但是毫無用處。
此外深海機器人還展示了水下救援工作。
要知道水下工作,危險係數十顆星。一旦裝置發生問題,對人的生命就是致命傷害,所以時間就是水下救命藥。
在低壓環境中投入模擬救援,因為假人承受不了高壓,所以只能選擇低壓模式展示。
深海機器人的速度奇快,救援工作不到三分鐘就完成,要知道這在人類的操作下至少也得幾個小時,有了深海機器人的加入至少可以保障大多數海底科研人員的生命了。
“二老,由於時間原因,今天的展示只能到此為止,這是具體的功能手冊,你們可以拿回去慢慢研究,希望他可以幫助你們!”賀軒說著,掏出了兩本小百頁的說明書。
二老沖沖的翻閱了幾下,裡面全是乾貨,沒有半點水分。功能之多,令人瞠目乍舌。兩人臉上盡顯喜悅。
很明顯韓國名,肖國兵二位老同志對兩款機器人都感到十分滿意,兩人都一概不和麵孔,爭先恐後的想要賀軒的訂單。
“小賀同志,請問這機器人的報價多少呢?”
對於機器人的效能,他們關於價格也是十分關心的,如果說這樣一臺機器人價格超越千萬,那說什麼也是划不來的,不過好多航空局,航海局的物件造價都是上億。
“嗯,只要你們提供原材料,這樣一臺機器人,報價十萬就行。”賀軒已經讓零把設計圖錄入了實驗室伺服器裡面,只要什麼時候原材料到,什麼時候就可以開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