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知道靈心堡這幫人。
他不禁在懷疑,當年項家的舊部,及他的家人的死,是不是與這幫人有干係。
他怕,這幫人的真實用意,是衝著伏虎山來的。
就在項承黎十分猶豫之際。
季寒若開口了:“相公,咱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先把靈心堡的人,驅除伏原鎮。”
項承黎失笑:“好。”
...
朝堂上。
百官正為蝗災和旱災發愁。
“啟稟皇上,邊境周將軍快馬加鞭傳回訊息,涼國遭遇罕見的蝗災,糧食顆粒無收。蝗蟲自涼國向著軒國北境而來,聲勢浩大。”
“蝗災,這可如何是好?”
“蝗蟲過境,顆粒無收啊。”
徐太傅擰緊眉頭:“讓各地百姓,趕在蝗災來臨之前,把糧食提前收了,減產好過顆粒無收。”
皇帝:“就按徐太傅說的辦。”
戶部尚書顫顫巍巍:“啟稟皇上,今年遭遇十年罕見的旱災,多地的莊稼早已旱死,家畜活活渴死。許多百姓不得不放棄故鄉,四處流動尋找水源。”
皇帝震怒:“為何現在才報?”
“臣上過奏報。”
“......”。
百官紛紛跪地求饒,都表示自己上個旱災的奏報。
等到皇上一番徹查下來,才發現這麼多旱災的奏報,全部都在層層篩選中過濾掉......
一番統計後,整個軒國,竟有一半的地區,都正經歷旱災。
欽天監監正,愁眉不展:‘啟稟皇上,臣觀察天象,近期內都沒有降雨徵兆。”
皇帝:“傳令下去,舉國徵集,能人賢士,治理蝗災,事成之後,必有重賞。”
很快,告示貼遍各城。
不過三天,一個流言傳遍半個宣國當今太子,德不配位,天降災禍,浮屍遍地。
...
項承黎帶著項家五十名舊部,五十名歸降的山匪,組成一個剿匪隊,圍剿靈心堡的土匪。
從孫家村,到伏陽縣,耗時三多天,一路上救出百姓300餘人,俘虜靈心堡100多人。
絞殺靈心堡頭目20餘人。
項承黎想把這些靈心堡的俘虜,交給朝廷處置。
剛到伏陽縣城門口,就發現不對。
許多百姓拿著包袱,帶著老人,有小跑著,有趕著車,紛紛從伏陽縣城中往外逃。
他擰著眉頭攔下一個老伯:“老伯,你們這是做什麼?”
老伯本不想回答項承黎這個問題,一抬眸看見項承黎身後的隊伍,嚇得什麼都全說了。
“伏陽縣大旱,城中幾口井中,都打不出水。”
“城外還有流民和亂兵鬧事,伏陽縣縣令都頂不住這天災人禍,帶著家人昨個就跑了。”
老伯說完後,推著手中的車,嘟囔道:“井中,都打不出多少水來,這可讓人怎麼活?”
看著老伯推車離去的背影,武軍開擰緊眉頭:“大哥,縣令都跑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