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15.眾人商討,基建狂魔

江月慢條斯理抽出一張紙,擦了擦手指,抬頭看著他指出的地方。

是關於建議用砂濾罐來處理工廠養魚迴圈效果。

對於這個建議她是偶爾查資料看到的,憑著印象寫下來。如今聽華安志這樣問,還以為自己寫錯了,又或者是現在有更好的辦法,也就這樣問了出來。

然而,現在的江月忘了件事,她看到的論文發表時間是21世紀初,是經過一群科研員試驗了無數個實驗才得出的結論。

對於現在的情況來說,可是大巫見小巫。不能說百分百有用,起碼也能起到一個參照的作用。

華安志不可置信看著她,聲音都拔高了許多,“這個建議好啊!怎麼可能有錯!我當時怎麼就沒想到。”

“你是怎麼想到用砂濾罐來當過濾器,還有這石英砂顆粒粒徑的選擇是經過多次實驗得出來得嗎?”

他提出工廠養魚這一方法後,工廠的效益是提了上去了,可問題也隨之而來——

因為是封閉養魚,池塘的過濾、沉澱物和水迴圈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他當時就卡在這三個問題上,後兩個可以說有點眉目了,唯獨過濾這塊不上不下,一直沒找到好法子,都是依靠人工過濾。

可人工過濾費時費力不說,還會嚇到魚兒,得不償失。

沒想到來一趟G省,倒是找到了解決辦法,這一趟來得可真值!沒白來!

“這不是我想的,是我偶然看到在期刊上看到的,憑著記憶寫出來,我們還要再做多幾次實驗才能決定。”江月沒有因為寫論文的作者不在這個年代就佔據別人辛苦試驗的功勞。

華安志嘆了口氣,與自己錯過通訊作者而遺憾,還以為能跟對方一起探討呢。

不過,跟眼前這位同志聊也不是不行。

他把這方案看了幾遍,江月每寫的一個字都不是廢話,每一句都寫在了點子上。

應布有眼力見地把他們附近的碟盤挪開,空出地方給他們商量事宜。

“小應,給我一個本子和筆。”

“在這個封閉迴圈水處理工藝流程圖裡懸浮物的作用這麼大嗎?”

“它對於活性炭吸附性、生態接觸氧化濾池等很敏感,這張迴圈圖只是講了砂濾罐水處理效果,其他裝置的作用等我回去再給你寫。”

華安志得到回答後,問起下一個問題,“那這裡的砂濾罐涉及到的2個流程……”

等江月把方案用簡明的話重新講了遍後,華安志終於把方案瞭解透了,就連門外漢的譚興生也懂了大半。

講完理論課後,就來到實踐課了。

一行人來到機械廠裡的空地上。

譚興生向華安志介紹空地上的用途,“這一塊是用……”

“這塊地稍高,用來建高位水塔是個很不錯的選擇,出水快,水壓也夠,不過你們這裡有點小,可能要往外擴建一點。”

“要是你們的養魚車間偏小的話,倒是不用在意,這一點地夠用了……”

華安志不愧是見多識廣,說的每一句話都說到了點子上,不是照搬他們廠裡現有的養魚方案,而是和機械廠現有的情況進行了結合改良。

江月邊聽邊贊同的點頭,華安志的話很有參考性,她之前有些疑惑,覺得方案奇怪的地方也有了點睛,茅塞頓開。

這也許就是科研員的魁力,他們無論在哪個年代,為民為國的心都是不變的。

等他們把所有要注意的點都商量後,已經到了晚上七八點。

譚興生早就讓人備好了飯菜,帶他們過去吃飯。

*

江月接下來的兩個月都是在忙這件事,和工人商量施工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早出晚歸,整個人都瘦了一圈。

華安志本來是在G省待一兩天就回去,誰知遇上江月這個知音,就留下來等到施工完成。

最後在工人的努力下,養魚廠終於建好。

這一天,是養魚廠的剪彩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