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桀在軍部大發雷霆,無人敢靠近。整個大陽帝國軍部死氣沉沉,所以人不敢發出任何聲響,生怕白桀把怒火撒到自己身上。
自從收到白紳的前線戰報,朝堂之上一片譁然,嚴厲指責了白桀的用人不淑,林正和姬暢趁機發難,要求白桀嚴懲白家兄弟,指責他們造成帝國巨大損失,不許再發動戰爭了。
白桀當然據理力爭,把責任全部怪在了東南聯盟身上,怪在了田彧頭上,為自己和白家兄弟推卸責任,雙方在朝堂之上爭吵不休,最後不歡而散。
雖然在外白桀維護白家兄弟,但內心裡還是對白豪比較失望,居然是兵敗逃回來的,相比白威的主動撤退,白豪實在是太丟臉了,掌握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還輸那麼慘。
最終白桀還是不顧朝堂之上所有人的反對,向東南地區下達了集結軍令,召集了150萬大軍開始向白紳所在的大本營進軍,準備以絕對強勢碾壓宋國和東南聯盟。
東南聯盟在白桀眼中就是個笑話,他從來不相信聯合體,這種利益聯盟,在強者面前完全不堪一擊,更何況只要內部不和諧,可以不攻自破。
所以白桀在集結大軍的同時,派出了多路人馬,偷偷潛入東南諸國,以重利許之,離間各國。
白桀的行動自然引起了國內所有人的不滿,除了林正姬暢外,祝慈也是十分生氣,牽頭聯合了大部分朝臣,一致要求白桀收回軍令,不能再以帝國的底蘊去換自己的前程。
而白桀則偷偷跑到了前線親自指揮去了,躲開了眾人的指責,當祝慈他們發現時,白桀已經在路上了,只好作罷。畢竟東南地區屬於白桀的勢力範圍,到最後損失的也是他自己的實力,林正幾人也是樂享其成。
白紳所在的大本營是東南地區第一大省江南道的首都金城,而金城離邊境不併不遠,白威所在的石城,白豪的藏身之處鹽城,也都在江南道所轄範圍,所以才把這作為了大本營所在地。
而金城本身的常規軍就有80萬,所以很快就集結完畢了,就地等待從別的省調來的70萬大軍。之前白豪和白威所率領的大軍已經嚴重損耗了江南道的實力。
白威也從石城出發前去金城述職,雖然忐忑,但想到白豪的處境,也就釋然了,還有點激動。
白豪也正如白威所想,心情沉重的前往金城,不知道即將迎接自己的是什麼。一路上想了好多,從未想過自己會有如此一敗。
隨著白桀的一聲軍令,東南地區再次熱鬧了起來,都沒想到對付一個小小的宋國,把整個東南驚擾了這麼長時間,居然都要出動百萬大軍了,白桀抽調的大軍也從各地往金城彙集,完全沒有隱瞞的意思,浩浩蕩蕩的從世人面前經過,就是要給所有人壓力。
所以很快田彧和聯盟這邊就收到了情報,知曉了大陽集結了百萬大軍,頓時壓力驟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