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根據情報,偷偷兵分兩路,共計50萬大軍,向白豪的30大軍回鹽城的必經之路雁山進發。
為首之人正是李群開和王岩石,田彧也是遵守諾言,這次戰鬥讓二人擔任主攻。最開心的王岩石了,上次回國後,南希國國君看到自己的軍隊煥然一新,並且收穫頗豐,都抵住之前的兩年財政收入,喜笑顏開,慶幸自己果斷加入了聯盟,並且打心裡特別感激田彧。
王岩石回國後,把自己的所看所想都彙報給了國君,國君也覺得田彧並沒有因為南希國勢弱而輕視,反而特別看中王岩石,不由欽佩田彧的氣度。
於是南希國這次出征,抽調了邊境守軍,湊足了10萬前往宋國。並囑咐王岩石,一定要和田彧搞好關係。
王岩石一來,就向田彧保證,南希國任憑調遣。所以雖然南希國的兵力還是聯盟裡最少的,但田彧還是讓王岩石擔任主攻,並調配10萬宋軍歸王岩石指揮。
所以王岩石更是信心倍增,一定要報答田彧的知遇之恩。李群開帶著20萬越軍和10萬黎軍,與王岩石在雁山埋伏下來,準備痛擊白豪大軍。
返回鹽城的這支大軍,統領還是申恬,在金城大戰後,被白桀白紳嚴厲斥責,取消了他的臨時統帥的職務,並閒置了起來。這次前去圍剿聯盟入侵,也不帶他。但實在是無人可用了,便打發他回鹽城駐守。
申恬正在感嘆懷才不遇呢,就步入了埋伏之中,再次展露了他的白痴能力。
面對王岩石和李群開的圍剿,申恬異常興奮,想起了許多兵書上的內容,死搬硬套,白白喪失了多次突圍的機會,被聯盟大軍殺的四處逃竄。
真是一將無能累死三軍,30萬大陽精銳幾乎全部陣亡,只有申恬和少數幾個將領逃了出去。王岩石和李群開也是沒有想到,以為是場惡戰呢,結果大陽大軍一觸即潰,贏的如此輕鬆,僅僅傷亡了不到五千人。
二人在撤回鹽城的路上,收到了王斌的將令,讓他們順路攻佔雁山腳下的雁城,那裡也正好守衛空虛。
好巧不巧,申恬也逃竄至此,聽說聯盟大軍又要來攻打,二話不說就跑了,他再自命不凡,也沒有膽子指揮兩萬人馬對抗50萬大軍。
雁城守軍見申恬都跑了,也知道無力抵抗,帶著城主也跑了。王岩石和李群開極為輕鬆的接收了這座空城,沒想到,這雁城治下,有多座鐵礦和銅礦,並且冶煉廠也沒被破壞,白白撿了一個大便宜。
之後,王斌便讓王岩石和李群開暫時駐紮在雁城,利用當地的工人,恢復生產,繼續冶煉礦石,為己所用。
雁山大捷再次鼓舞了聯盟大軍計程車氣,各國代表也更加佩服田彧的謀略,而且之前的金城大戰,據說也是田彧的手筆,不得不讓人欽佩。
申恬不敢逃回帝都,只好厚著臉皮前去找白紳,並帶去了雁城和鹽城失守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