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五十章 大都督重出江湖

第二日一早,沈蒼生便來到玉皇殿門外,太白金星已經在門外等候,見到說沈蒼生後笑道:“沈老弟昨晚休息的可好?”

沈蒼生微微點頭問道:“陛下還沒有出來嗎?”

太白金星說道:“應該快了,陛下一般是不會遲到的。”

雖然表面上不動聲色但是太白金星的心裡卻是早已明瞭,昨日和玉帝的一番交談應該然讓沈蒼生答應了為陛下效力,這一點從昨日安排沈蒼生在太微玉清宮住下便看得出來,如今在聽到沈蒼生對玉帝的稱呼從玉帝改為陛下更是可見一斑。

兩人正交談著,只見一身明黃色帝袍的玉帝走了出來,兩人急忙見禮,玉帝淡淡的點頭說道:“免禮,走吧。”

當即玉帝就如同一個大哥一般帶著兩個小弟便向著凌霄寶殿走去,玉帝身上的帝袍顯得很是普通,上面並沒有太多裝飾,也沒有什麼雄武的圖案,更不可能繡著龍之類的東西,雖然看上去很是普通但是沈蒼生卻知道玉帝的這件帝袍是真正的寶物,看上去奢華但不失典雅。

來到凌霄寶殿之外,早有殿內執事高聲宣到:“陛下駕到!”

而守在凌霄寶殿外的有四名相貌奇特之人,正是凌霄寶殿四大元帥,分別是王魔、楊森、高友乾和李興霸,四人原本是九龍島練氣士,也是屬於截教門人,不過他們的修為屬實不怎麼樣,只有金仙境而已,沈蒼生覺得有些配不上他們元帥的身份。

其實沈蒼生有時候也恨奇怪為何天庭之中這麼多大帝啊,元帥啊將軍之類的,光大帝就有不下十幾人,除了平常大家耳熟能詳的天庭六御外還有五嶽大帝,酆都大帝,東華帝君,文昌帝君,真武大帝以及五方五老黃、蒼、赤、白、黑五位帝君。

而元帥除了李靖身居降魔大元帥外哪吒也是中壇元帥,豬八戒的天蓬元帥,還有北極四聖中的翊聖元帥,眼前的這四位凌霄殿四大元帥等等。

沈蒼生在打量王魔等人同樣的王魔等人也在暗中注視沈蒼生,心道今日玉帝為何要帶一個金仙境的年輕人來上朝,不過有些事情不是他們這個職位的人可以知道的,在拜見完玉帝后就筆直的站在原地目不斜視。

進入大殿,左右兩側已經站滿了人,沈蒼生要是不用天道輪迴眼根本就不知道誰是誰,場中他唯一能認得出來的恐怕只有李靖父子和那傳說中的傻大個巨靈神了。

果然眾仙家見到玉帝來了,紛紛停止竊竊私語,恭敬的等候玉帝落座,而哪吒此時看見沈蒼生也是倍感意外,這百日時間哪吒並沒有來找沈蒼生,因為他被李靖關了禁閉,昨日才放出來並且今日大朝會的時候帶著一起面見玉帝,而李靖雖然不認識沈蒼生,但是也聽哪吒說過沈蒼生的樣貌,如今見到雖然感到心中驚奇但也並未放在心上。

至於其他仙家則是心裡暗自思忖沈蒼生究竟是什麼人,這時候站在凌霄寶座前方的一個金甲男子緩緩走上來伸手挑開了桌椅前的珠簾,沈蒼

(本章未完,請翻頁)

生一看心道這不是老沙嗎,對了,他現在還沒有被貶呢。

沒錯,金甲男子正是捲簾大將,也就是日後的沙悟淨,話說這捲簾大將雖然不是什麼位高權重的職位但也算是玉帝的重臣,按理說玉帝即便真的安排沙悟淨去西遊,也不該讓他在流沙河內飽受萬箭穿心之苦,難道真的像某人說的捲簾大將看到了不該看的東西?畢竟天庭內不止這一個簾子。

玉帝落座後,沈蒼生和太白金星就站在玉帝的兩側,而沈蒼生的下手站的就是捲簾大將,捲簾大將也對沈蒼生頗為好奇,沈蒼生對他友好的笑了一笑,捲簾大將也點頭回應,玉帝開口問道:“眾卿家,今日乃是大朝會,諸卿可有事情啟奏?”

沈蒼生站在玉帝身旁往下看去,好傢伙,下面站的全都是大人物,左手邊第一位乃是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者,手拿拂塵身穿八卦道跑,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想都不用想此人必是太上老君無疑,而在老君身後站著的同樣是一位老者,沈蒼生不認識他,但是天道輪迴眼描述的此人乃是文昌帝君,這個名字沈蒼生並不熟悉,以前楊戩等人在的時候也沒和他說過這個人。

在之後是張、許、葛、薩四大天師,值年歲君太歲殷郊、甲子太歲楊任、日遊神溫良、夜遊神喬坤等等,而右邊第一位站著的乃是托塔天王李靖,身後是三壇海會大神哪吒,後面乃是鬥部正神金靈聖母極其屬神,雷部正神太師聞仲以及雷部諸位天君,火部正神羅宣極其所屬,瘟部正神呂嶽極其所屬,再往後是水部正神魯雄極其所屬,而龍虎玄壇趙公明趙財神以及三霄站在最後。

接下來眾神開始稟報一切事宜,大致上都是一些繁雜瑣事,也有下界某處某某妖孽為患,玉帝都一一做了回覆,最後李靖上前一步說道:“啟奏陛下,聽聞下界西牛賀州群妖聚集,尤其是那牛魔王拉攏了一眾大小妖怪,並且還行了結拜之事,看樣子是要搞事情,懇請玉帝下旨讓臣前去將其緝拿歸案。”

玉帝說道:“牛魔王?你暫時不是他的對手,還是不要去自討沒趣了,這件事你不用管了,只要他們不觸犯天規便由他去好了,現在我要宣佈一件重要的事情。”

玉帝對著太白金星點點頭,太白金星拱了拱手向前一步,從懷中掏出一份聖旨宣道:“奉陛下諭,今三界之內眾生不識天威,屢犯不改,即日起建立一司,名為三界刑獄司,設大都督一名,位同三品,專司三界眾生違法亂紀之責,對於下界為亂世間之妖魔鬼怪皆有先斬後奏之權,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