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卷 川南節度 第13章 老官

林清雪遲疑一下,移步轉身坐在床邊,一隻纖巧右手立刻被韋扶風捉握了。

韋扶風嘴角微笑的閉上了眼睛,林清雪扭頭望向門口,看著門縫射入的皎潔月光。

......

昌元縣城,最好的一座府宅內.

客廳中,曾經向韋扶風拜見過的一箇中年校尉,與兩個官員一起,在與昌州刺史說話。

“爹,我們真的交出一千團練軍嗎?”中年校尉問道。

“是真非真,我們不可能與節度使對抗,所以需要真正的交出,但形勢變化莫測,團練軍隨時能夠歸屬回來。”李嵩回答。

中年校尉點頭,道:“孩兒牢握兵權,見機行事。”

李嵩點頭,道:“今日來的大人,出身長安韋氏,而韋昭度大人在西川討逆,或許是與東川節度達成了盟約,意在對付王建。”

中年校尉點頭,道:“聽說王建在西川發展迅猛,已然擁有數萬軍力。”

李嵩點頭,道:“對於我們的利益而言,最好是朝廷在巴蜀強勢,王建的強勢,必然進圖東川,那時我們就是歸順,也會被王建的功臣取而代之。”

中年校尉不忿道:“瀘州刺史就是前車之鑑,顧彥朗出爾反爾,讓人寒心。”

李嵩淡笑搖頭,道:“指望強者守信不變,那是愚蠢想法,我們只能冷眼坐觀,假如形勢不妙,需要及時抽身棄官。”

“棄官?”中年校尉愕然。

“兩川發生兼併大戰,官位和家財就成了催命符,不如跑去安生之地做了豪紳。”李嵩淡然道。

......

次日一早,李嵩出城為韋扶風送行,韋扶風一夜無事,自然是心情大好,與李嵩一起走出堡城,說著話。

“韋大人,下官已然使人快馬飛報瀘州,告訴安刺史,下官交出了團練兵權。”李嵩直白告訴。

韋扶風聽了有些意外,這位老官的行事,難道是非常信任的討好?他微笑應付道:“謝李大人傳信。”

“韋大人,瀘州的軍事與昌州不同,不但有五千團練,還有兩千鎮軍。”李嵩說道。

韋扶風微怔,這個資訊卻是疏漏,他輕嗯點頭,顧慮言多有失。

李嵩又道:“那兩千鎮軍分別駐紮在敘永縣和興文縣,主要是防禦邊境,鎮壓僚人(少數民族)。”

韋扶風點頭,李嵩又道:“下官有一事提醒大人,瀘州的人口比昌州多出數倍,可用於團練的兵源不下兩萬,如果大人需要,隨時可以抽丁成軍。”

韋扶風聽了更意外,不過也聽出了弦外之音,瀘州是主要的募兵之地,昌州人少,匪多。

“謝李大人指教。”韋扶風起禮微笑道。

李嵩點頭,又道:“大人或許不知,瀘州的最強勢力不是刺史,而是三大豪族。”

韋扶風微怔,道:“豪族?”

李嵩點頭,道:“三大豪族是納溪縣的趙氏,瀘縣的高氏,合江縣的羅氏,其中最強的是羅氏,羅氏是瀘州最強的本土世族,趙氏次之,瀘州的前刺史,事實上是趙氏的家主,因此大人到了瀘州,一定要警惕豪族的加害。”

“他們膽敢殺官?”韋扶風吃驚道。

“若是危及他們的利益,他們當然膽敢殺官,瀘州位於大江要衝,三大豪族把持鹽利多年,瀘州的大半田地都是他們的,每個豪族擁有數千家兵,附庸的農奴足有五萬,他們聯合起來造反,足以割據瀘州。”李嵩說道。

韋扶風神情凝重,事實上他知道巴蜀之地豪族林立。

豪族就是大地主,大商人,那些豪族擁有大量土地和人力資源,形成一個個地頭蛇的武裝勢力。

任何一個節度使入主兩川,都會妥協的與地方豪族相安共治,若是不與豪族成為利益聯盟,那根本就別想在兩川立足。

“他們有五萬農奴?瀘州能夠有多少人?”韋扶風疑惑道。

“最少二十萬,瀘州的一半人口來自於荊州一帶,大人應該知道禍害中原的秦宗權。”李嵩說道。

“知道,秦宗權是繼黃巢之後的叛逆,人稱吃人大魔王,兩年前被宣武軍節度使朱全忠戰敗,正逢今上登基,朱全忠獻俘長安道賀,秦宗權被斬殺。”韋扶風回答。

李嵩點頭,道:“秦宗權喪盡天良,以人肉為軍糧四處禍害,其鼎盛時期兵鋒指向荊南,兵圍江陵府,到處燒殺劫掠,造成富庶的荊南變為一片荒蕪,荊南人口逃避戰禍,只能或南下,或沿大江上行走過三峽,抵達渝州和瀘州。”

韋扶風點頭,李嵩又道:“另外,西川的戰事,也造成大量人口逃離西川,很多湧入了富庶的瀘州,瀘州的豪族擁有水運鹽利,能夠換取外地的糧食,所以吸納了數萬壯士,而昌州養不起太多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