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卷 祖孫藩主 第95章 草包將軍

五萬多軍力,面對興元府城只能是圍困,那個也不願強攻,表面上是聯軍圍城,實則形成了一種顧忌牽制的局面。

潼關軍達成了出兵的目的,鳳翔軍也奪得了鳳州和興州,興元府可以讓給了朝廷。

......

大明宮,昭宗面對失控的局面無可奈何,已然勢成騎虎,如果否定鳳翔軍和潼關軍的上書,那麼翻臉之下,出征的三萬軍力很可能陷入危機。

昭宗認可鳳翔軍和潼關軍的出兵合法,准奏韓建請任武定節度使的上書。

韓建的義子任職武定節度使,韋昭度的任職作罷,還為昭信節度副使,鳳州和興州歸屬鳳翔節度使治下。

但作為交換條件,鳳翔軍和潼關軍,必須幫助朝廷軍力拿下興元府。

......

聯軍圍困興元府十日,山中的韋雄不得不率軍出山迴歸,因為軍糧告盡。

在接近金州與洋州的邊界時,突然被兩千留守洋州的潼關軍追上。

副將高巖當機立斷,喝令掉頭,列陣排槍戰鬥,哪知道韋雄大喊撤退,一馬當先的跑了。

三千團練兵立時亂了,大半撒丫子逃跑,高巖不能制止,只好憤恨的走逃。

兩千潼關軍趁勢追殺,一路砍殺一百多團練兵,有三百多的團練兵棄械投降,一直殺過邊界進入石泉縣。

不想有一千扶風軍奉令過來接應,立時反撲潼關軍。

副將高巖也及時喝令反擊,因為有援軍出現,驚恐逃命的團練軍心有了支撐,很多團練兵聽從軍令的紛紛掉頭反撲。

兩千多的反撲團練兵,加上武備相比為強的一千扶風軍,與追殺得興起的潼關軍撞在一起。

三千對兩千,強弱逆轉,潼關軍先承受了一撥箭雨,繼而一批甲士衝殺而來,潼關軍接戰片刻就死傷累累。

潼關軍將見勢不妙,下令撤退,反被三千金州軍追殺三里多遠,只逃脫一半,因為先前的追殺耗費了體力,跑不過扶風軍。

戰後,金州軍力打掃戰場,看押六百多的俘虜。

兵馬使高巖,與救援的扶風軍兵馬使曾浩在一起,高巖客氣的感激,他沒有馬匹,又是後逃者,被殺的可能性很大。

面對高巖的客氣,曾浩笑道:“高大兄應該感謝刺史大人,某隻是奉命過來接應。”

高巖苦笑點頭,不想曾浩又道:“那個領軍的有夠孬種,看他離城時一幅耀武揚威的德性,不想是個繡花枕頭,高大兄在這種人手下做事,很容易吃敗仗丟命,死了也憋屈。”

高巖臉皮微見抽搐,他內心何嘗不是窩火,對於十四老爺失望之極,平時看著是個武人,顯得威武有膽,不想臨陣就哆嗦,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你跑可以,幹嘛下令。

他壓仰一下情緒,正容道:“曾老弟,那是軍使大人的十四叔,不管怎樣,還是謹言為好。”

曾浩不在意道:“某是川南軍,軍使大人走時有過交待,除了刺史和縣令大人能夠尊重,其它人一概不予理會,軍使大人說了,川南永遠只屬於他,不要怕得罪了人。”

高巖聽了苦笑,耳聽曾浩又道:“某知道高大兄也是軍使大人的老將,奪取金州的功臣之一,軍使大人多謀善戰,至今為止從未吃過虧,也從不虧待將士們,高大兄既然跟隨過軍使大人,軍使大人肯定不會忘記了高大兄的功勳。”

高巖聽了感慨點頭,內心確實非常折服於韋扶風,奪取金州的運籌帷幄,步步算計,以及後來的殊死守城督戰。

圍城之中,他才知道軍使大人,竟然還是一位武勇戰將。

“高大兄,某有句良言勸說,大兄回去後,最好如實稟告了主將的事情,你若是怕得罪人,日後若是那個主將死了,刺史必然怨恨你,而且用人不當,後果造成大軍覆滅。”曾浩又說道。

高巖遲疑,刺史大人明顯是想培養十四子領軍,自己若是如實稟告,會不會惹得刺史不悅,十四老爺若是知道,更會怨恨。

遲疑中,曾浩又道:“大兄若是為其彰功,刺史大人必然讓其統領更多的軍力出征,而大兄也必然還會為副將,這一次大兄能夠幸運,下一次難說了。”

高巖聽了宛如冷水澆頭,下一次?他奶奶的,可不能有下一次。

十四老爺是個草包不怕,就怕他聽不進勸說,當初他力主迴歸,結果韋雄反駁說,是他建議危機時入山的。

高巖點頭有了抉擇,曾浩又道:“大兄也不必多慮,大兄算得元老功勳,刺史大人不會有什麼怪罪,某勸說大兄的原因,就是擔心刺史讓那個孬種上城樓搗亂,或者讓某歸屬出兵。”

高巖點頭,曾浩又道:“此事某會稟告軍使大人,日後大兄若是因此受氣,大不了去往川南做指揮使。”

高巖內心一鬆,起禮感激道:“多謝。”

曾浩笑道:“不謝,幫了大兄也是在幫某自身。”

為您推薦